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基层建设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11:46 法制日报

  高效率搭建基层工作平台

  北京市司法局

  一年打基础,二年抓规范,三年见成效是北京市司法所建设第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区(县)两级积极行动,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通过

落实“三个重点”,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基础调研、“立户列编”以及机构组建工作。

  “立户列编”是长期困扰北京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北京市司法局首先从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反复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情况,突出宣传其在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首都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中发挥的职能作用和重要地位,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同时,主动邀请编制部门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实地走访司法所,反映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与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2001年底,我市以“一办三局”文件形式明确了“街道、乡镇司法所及司法助理员一律使用政法专项编制”,解决了长期困扰司法所发展的编制问题。

  其次重点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全面推开建所工作。各区县司法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按照统一、务实、整体推进的工作部署,制定本区县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区县及街道(乡镇)党政领导和相关单位,在全市范围集中力量开展司法所的组建工作。

  三是重点开展司法所职能优势的宣传工作,推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2004年,抓住“两所一庭”建设的有利契机,顺利完成“一街乡一所”的配置目标,建所率实现100%。2005年上半年,实现垂直管理的区县达16个,直管率达到87%,为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全面推进构筑了坚实的工作平台。

  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

  河北省司法厅

  多年来,河北省司法厅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采取切实措施狠抓了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促进了基层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狠抓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加强县区司法局建设。先后树立了雄县司法局、正定县司法局、高碑店市司法局、唐山市丰南区司法局、邯郸市邯山区司法局等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推进司法所建设,抓住1996年全省撤区并乡建镇的机遇,明确规定乡镇建立司法所,要配备2至3名正式国家干部。率先解决了司法所“立户列编”问题。坚持抓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把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了基层组织建设总体部署,并狠抓了落实,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较完善的调解组织网络。

  (二)狠抓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建设。我们紧紧围绕基层司法行政所承担的职能,集中精力,抓好业务建设,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强化职能。

  (三)狠抓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我们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的集中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了基层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狠抓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财力、物力及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做好资金使用和管理,重点支持贫困县区司法局、司法所建设,使全省县区司法局、司法所办公用房逐步得到改善,配置了必要的交通、通讯、文印、档案管理等办公设备。

  积极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

  为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多年来,我局领导班子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拓展工作思路,更新思维方式。

  (一)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我们推行“调解协议书认可制”,实现了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的接轨以及调解程序与劳动仲裁程序的衔接,率先解决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提升了人民调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还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的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在部分街镇试行“社会化招聘、专业化服务、专职化运作、契约化管理”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在工会、妇联等群众社团组织、消保委和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商务楼宇、国际化社区建立了调委会,全区各级调委会发展到986个,基本构筑起人民调解工作的“大调解”格局。

  (二)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的“浦东模式”。法律咨询热线系统不断创新和完善。2004年我们完成区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法律咨询热线三级平台项目建设,开通68609999&12348法律咨询热线三级平台,形成由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和12家律师事务所及社团组织组成的法律咨询热线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的专业化和属地化,更加方便群众获得便利和专业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拓展法律援助项目和扩大法律援助对象。法律援助中心不仅对本地区的弱势群体实施法律援助,而且对符合条件的外来流动人员以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实施法律援助。

  (三)运用网络媒体开展普法教育。从2003年起,我们开展了运用网络媒体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尝试,创办了“浦东新区干部学法网校”。

  (四)形成了法律服务向社区延伸和拓展的良好工作格局。2003年,我们组织50家律师事务所与区内50家养老机构开展结对服务活动,律师义务担任养老机构的法律顾问,推出了全国首条养老福利法律咨询服务热线。

  (五)扎实稳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狠抓6个规范促进工作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司法局

  基层是司法行政的基础,基础牢才能全局稳,基层活才能全盘活。长沙市司法局狠抓6个规范,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的新平台。

  一是规范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收编管理,明确乡镇、街道司法所属县(市、区)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县乡两级共管,司法所“人、财、物、事”以县(市、区)司法局管理为主。司法助理员使用专项编制,司法所长及司法助理员的任免、交流、奖惩由各县(市、区)司法局征询乡镇党委、街道工委的意见后决定。县(市、区)司法局长的任免须征得市司法局同意后决定,全面理顺了全市司法行政基层管理体制。

  二是规范工作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三是规范经费标准,强化财政保障。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全部将司法行政业务专项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为司法行政业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确保了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规范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以制度规范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在全市统一建立了21项工作制度。统一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学习、例会、纠纷受理登记、回访、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统一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格式,使人民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五是规范业务标准,提升工作水平。逐一规范基层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业务标准。

  六是规范基础设施,优化工作环境。我们将重心下移到司法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先后提出了“六个一”(一套独立的办公用房,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一套规范的文书档案、一套现代化通讯工具〈程控电话和手机〉,一部交通工具,一台电脑)的市级规范化司法所标准和星级司法所标准。

  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促创新

  安徽省长丰县司法局

  长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我们以推行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是以工作目标责任分解为核心,以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有关制度为体系,形成各项制度密切联系,各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带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上下步调一致、整体联动、高效运行。

  我局的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以下简称“两所”)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标准,从宏观上有效掌握和合理运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度,不断强化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各项工作效能。第二阶段:2004年,在总结第一阶段目标责任制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在全系统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年初制定了全局总体工作目标,然后将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采取化整为零、统分结合的方法,逐项落实到司法所长和每个司法助理员身上,将考核的范围扩大到基层“两所”全体工作人员,上延到县局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第三阶段:2005年初,通过进一步修订,将目标责任考核由一般干警、中层领导向局领导班子延伸,使考核更具广泛性、彻底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目标管理。同时,把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二级机构负责人总揽全局、谋划发展的能力和效果列入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使目标考核体系也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更有利于促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上台阶。

  服务百姓注重宣传社会化

  江苏省昆山市司法局

  法制宣传教育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紧紧围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一目标,切实推进“四五”普法工程,认真组织实施第二个依法治市五年规划,在全市掀起了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热潮。同时,我们成立了“四五”普法讲师团,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培训普法骨干、开展各种类型的普法讲座、编写印发法制宣传资料。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以“新昆山人”为普法教育主题,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法制文艺汇演、昆山外商普通话“说”法大赛、外商和外企法务人员法律沙龙、送法进外企等活动,并在外企建立职工法制学校、法制宣传画廊,在宣传媒体开辟法制专栏,在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举办法律知识演讲赛,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到各社区和“新昆山人”聚居地进行法律咨询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年,我们在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擂台赛,提高行政机关干部法律素质的同时,成立了“金太阳法制宣传艺术团”,把法制宣传和艺术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在昆山打响了法制文艺天天演的品牌。

  找准定位绘制基层建设蓝图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司法局

  我们区4年前的基层司法所是一块小牌子,一张办公台、一间小房子、还有一个小老头,要发挥基层司法所工作职能,从何谈起,2002年我们在省厅、市局的关心支持下,完成了我区10个司法所立户定编。同年9月,深圳市第一个办公面积500平方米的规范化建设司法所在我区龙华街道挂牌,实现了司法所独立办公。2004年12月,全区10个司法所各项工作经市司法局考核验收,全部达到一级司法所,实现了全区司法所建设满堂红。

  在司法所建设上,我们按照“五个统一、五个规范、五个公开”的做法,规范司法所各项业务、内部管理和为民、便民、利民工作。五个统一就是各类法律文书、办事规则程序、各项业务登计、各类业务服务指南、各项业务考核标准统一。五个统一解决了司法所工作、业务随意性的问题;五个规范就是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进社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队伍政绩量化考核标准规范。五个规范解决了司法所和队伍中工作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司法所干警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五个公开就是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投诉电话、办事时限公开。通过五个公开解决了司法所为民、利民、便民服务水平问题。五统一、五规范、五公开的做法既规范了司法所各项业务和管理,又方便了群众的办事和监督,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树立了“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思想观念。

  树立典型推动规范化建设

  陕西省延安市司法局

  2003年初,我们确定了联片建所的安塞和乡乡建所的吴旗两个县作为示范单位开展工作,为全市司法所建设创造经验。2004年9月全省司法所建设现场观摩会在这两县举行,使他们的经验不仅在全市,而且在全省得到推广。

  吴旗、安塞的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以来,对全市司法所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我们又确定甘泉、子长为本年度示范县,全市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于2005年上半年在甘泉县劳山司法所召开,为全市司法所建设又创出了新的经验。

  安塞、吴旗、甘泉、子长等县的经验,在全市得到了全面推广。这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作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市批文成立的147个直管所中有26个首期使用国债资金建设办公业务用房,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全部高质量、高标准建成。其余121个司法所都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暂时解决了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基本配齐,各项业务工作逐步开展,职能作用发挥良好,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7项制度建设确保有章可循

  山东省滕州市司法局

  我局以加强司法所基础建设为突破口,激活了司法行政工作这盘棋。我们在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七项制度建设。

  (一)定期排查制度。坚持做到“双排查”,各镇(街)司法所每半月进行一次排查,市调处中心每月一次统一调度、汇总,市综治委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会,市调处中心成员单位每月一次碰头会,及时掌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信息专报制度。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员、调解员身居一线的优势,发现重大矛盾隐患及突发性事件苗头,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

  (三)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疑难和牵扯面大的复杂矛盾纠纷,由市调处中心提出方案,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有关镇(街)部门责任人参加的联席会议。

  (四)帮包督办制度。我们争取市委、市政府制订了《重大矛盾纠纷市级领导帮包责任制》,36名市级领导帮包镇(街)17个、重点企业26个、单位16个。各镇(街)也制订了相应的领导帮包责任制,实行包村、包企业、包单位,带动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措施的落实。

  (五)回访制度。为检验调委会调处工作成效,我们指导各类调解组织坚持对纠纷当事人定期回访,对调处不合理、当事人不满意的纠纷,责令有关单位重新调处,直到当事人满意为止。

  (六)快速联动制度。为妥善调处突发性、群体性矛盾纠纷,我们以调解组织为主,联合有关部门,实行联动联调制度。

  (七)考核奖惩制度。我们对因工作不力、处置不当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视其情况给予处罚;对工作成绩出色、年内未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做好安置帮教发挥综治作用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司法局

  我们每年把刑释解教工作纳入县综治工作目标管理,坚持“四个结合”(即: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与基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相结合、与违青帮教工作相结合、与民政救济低保工作相结合),做到“三个到位”(即:衔接工作到位、安置工作到位、帮教工作到位),健全两级安帮机制(即:镇建立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站,村和社区建立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每年开展一次刑释解教回归人员(包括“法轮功”类刑释解教重点人员)清理排查。目前,全县26个镇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做到了凡有刑释解教人员的村、社区都建立了安置帮教小组。同时我们还创新帮教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安身暖心”活动,将200余名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纳入扶贫帮困对象,140余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范围,130余人接受了就业技能培训,12人得到法律援助,有效减少和预防了重新犯罪。2004年,我局率先在成都市郊县开通了亲情帮教远程可视电话,取得了很好的亲情帮教效果。并成功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现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推广的样板。近三年来,我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0%以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