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辉煌,以南京长江大桥的名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0:22 现代快报

  【地理溯源】

  建成于196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连接着津浦、沪宁两条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力更生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后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南京长江大桥未通车前,从下关坐渡轮去浦口需两个小时;通车后,只需要5分钟,两岸经济迅速增长,进入“大桥时代”。

  在南桥头堡站,满载着乘客的”鼓扬线“公交抛下我一人,扬长而去。售票员留下一句感叹:以前学生春游、周末休息来玩的人很多,这些年除了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大桥对于多数人,只是一段会经常堵车却又不得不走的路。建桥:十年曲折历程

  【“按常规,这座桥不用修这么久的,三年就该建成了。”】

  十年磨一剑,大桥从确定桥址方案到建成通车,整整十年。苏联专家撤走、三年自然灾害……大桥在天灾和人祸中,修修停停。

  与第一座跨越长江的武汉大桥相比,1968年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时代烙印更为鲜明:工农兵雕塑、象征着当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好在,1966年5月文革开始的时候,江中9个桥墩已在1个月前全部完成,即便是1966年到1968年,南京城里的“好派屁派”打得翻了天,但长江边上的工地上,依旧有条不紊。虽然由于国力紧张,设计中的六车道已改成了四车道,但从质量上来讲,这座桥留下了新中国初期的激情,却没有染上动荡岁月的浮躁。

  年逾花甲的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副总工程师万方,当年是负责大桥钢梁架设的工程师。“建造花了8年的时间,按常规,这座桥不用修这么久的,三年就该建成了。”

  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年,大桥开始定测工作。已经退休的原大桥二处办公室主任宋培起,那一年跟随建设大军来到南京。当时大桥周围一片荒凉,住的地方也没有,就把猪舍改成宿舍,没有食堂,吃饭就露天端个碗,遇到雨天就和着雨水一起喝掉。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而这一年,苏联最后一批专家撤走了。

  “老大哥”走了,工程技术人员大多还很年轻,像万方,1957年修建武汉大桥时,才刚刚毕业,仅有的经验就是那几年跟着苏联专家学到的。这桥究竟怎么修,谁心里也没个底。从江北数过来一号墩就遇上了大麻烦,桥址钻下去100米还没碰着岩石层,原先苏联专家设计的统一用大型管柱法根本行不通。最终,根据不同地形,9个桥墩竟用了4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对文革期间完工的工程不放心,组织了13个部门会诊南京长江大桥,两列装满着7节车厢货物的火车、100辆坦克同时在桥上跑,结果显示大桥结实得很,质量完全没问题。辉煌:全国人民以它为荣

  【后来有人看到,仅庆祝时挤掉的鞋子,就装了两卡车。】

  1968年9月30日,第一列火车拉着7节车厢从江岸南边开往江北浦口。翘首以待54年之久的沪宁、津浦铁路终于得以贯通南北。

  未能参加通车仪式是装料工人冯永祥心中永远的遗憾。就在通车的前六天,他乘着卷扬机去刷洗南堡附近桥梁上造反派写的大标语,结果卷扬机钢绳被司机不慎绞断,冯永祥从20多米高的空中坠落。通车前,妻子帮他领来了入场券,重伤卧床的他只得让妻子代他去,结束后,他缠着妻子一再重述当时的场景:5万多人,桥上全挤满了,连桥下的路上、甚至树上都是人,大家热泪盈眶,激动地跳着、笑着……

  同年12月28日,长江大桥公路桥也胜利通车。南京城里万人空巷。第一辆开过大桥的彩车上,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数十万人涌向桥头,后来有人看到,仅庆祝时挤掉的鞋子,就装了两卡车。

  在大桥二处的家属区建桥新村里,大院里现在年纪在三四十岁的很多人都重名,那时候哪家生了孩子,老大起名叫长江,老二就叫大桥,还有的干脆叫桥墩、钢梁、铁柱。很长一段时间里,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建成的大桥是南京人最大的骄傲。

  原先宝塔桥有家照相馆,周围老居民也记不清最早叫什么名字了,大桥一通车,就改名为大桥照相馆,生意异常红火,没几年就成为南京当时最大的照相馆之一。同样以大桥命名的还有大桥饭店、大桥电影院、大桥牌烟花……就连第一辆南京地产自行车也是叫大桥牌,还要凭票才能买得到这种车。使用大桥图案的就更多了,火柴盒上、香烟盒上甚至十几年前的米袋子上还常常可以看到长江大桥雄伟壮丽的身影。失落:成了轻生者的天堂

  【从1968年大桥建成至今,有案可查的轻生者就达1800多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桥成了自杀者的最爱。从1968年大桥建成至今,有案可查的轻生者就达1800多人。南堡旁一块牌子斜靠着桥栏杆,上面醒目地写着“天无绝人之路,退一步海阔天空,善待生命每一天”,每逢双休日,“守望天使”陈思都会穿梭在大桥嘈杂的人流中,不动声色地揣摩着路人。陈思说,大桥不是个散心的好地方,噪音太大,环境太杂,有心事的人到这里散心,越散心情越糟。

  然而同样的长风浩然、江水滔滔,却使另一些人激情澎湃,兴起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据说,当年大桥二处和大桥四处,分别从南北两岸同时向江中修建,一根根60公分宽的钢梁悬在空中,工人们奔走其上如履平地,脚下滚滚江水匆匆流过;夜晚的工地同样也是热火朝天,刚出炉膛的铆钉在空中抛来抛去,划过一道道弧形的光芒,流星般灿烂,那场景,比现在的钠灯、金属卤素灯更加蔚为壮观。

  “精神最重要,大桥是近万名建造者的精神锻铸出来的!”

  如今,二桥已建成数年,三桥即将通车,就连四桥也在火热的建设中。长江大桥就像最年长的兄长一样,虽然身子骨还硬朗,脸上却已被风霜蚀出深深的皱纹,拥挤的车辆让它不堪重负、栏杆和美丽的玉兰灯灯座屡屡被撞伤。【数字解构】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577米,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公路引桥长3012米,两端接地部分还建有22孔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双曲孔桥。

  桥头堡高达70米,顶端招展的红旗雕塑格外醒目;堡前还有高达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形态逼真。正桥栏杆上嵌有200幅铸铁浮雕;从桥栏俯身往下看,9个屹立在惊涛骇浪中的桥墩,像9座擎天柱,凌空托起正桥钢梁,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它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桥。大桥分两层,上层公路,面宽18米,4车道;下层铁路,全长1670米。

  南京长江二桥位于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全长21.197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1997年10月6日开工,2001年3月26日通车;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19公里处的大胜关,东距长江入海口约350公里。南岸起点在绕城公路刘村互通,往东接南京市规划的二环线;北岸终点为浦口境内的宁合高速公路张店互通,往北接即将开工建设的宁淮高速公路。全长约15.6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4744米,主桥为跨径64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塔钢箱梁斜拉桥。三桥预计在今年10月12日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四桥选址位于长江二桥下游10-15公里处的石埠桥附近,距长江入海口320公里.【记者手记】激情燃烧的岁月

  桥的建造,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

  时参与建造者近万,最后28天的大会战,10多万名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涌来,到大桥去参加义条劳动成为当时最为光劳的事情。

  说起大桥,74岁的任发德老人激动不已。时任大桥摄影组组长的他,挂着德国产的哈夫林相机,为南京长江大桥拍摄了二三十万张相片,记录下这座桥的每一个历史时刻。当听说我们要寻找大桥的故事,任老热情地带着我们跑来跑去,采访当年的工程师、记录员、工人。

  “周总理和许世友将军将说过,大桥最少要使用100年。这座桥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可近四十年了,从来没有对它好好维修好好养护。”任老据了解,南京长江大桥是目前国内10余座公铁两用跨江大桥中唯一一座没有进行过彻底维修的特大型桥梁。桥面上不停地“缝缝补补”,让以它为傲的南京人,也以为它真的老了。

  关注大桥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提出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彼此争论不休。大桥默默地卧在江上,等待它未知的命运。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同事告诉我,明年大桥可能封桥大修,或许我们可以期待,重生后的大桥神采奕奕,再度让人们感受到先辈们创造的骄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