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热情怒放的戏剧之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4:0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热情怒放的戏剧之花(图)
北京大学学生演出话剧《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

  八月,戏剧之花热情怒放

  “以前我演戏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双眼睛在下面看着我,那是我的女朋友,可是,今天上午,她永远地离开我们了。”述说者哽咽了,观众席静默了,继而是一片热烈的掌声。人们脸上带着泪花,在黑暗中闪亮,为这些真挚的年轻人,也为他们真挚的情感。这不是戏剧,可生活往往比戏剧更戏剧。这是武汉大学的踪点剧社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后谢幕的现场。这只是参加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的一个普通的校园剧社。

  这次戏剧节中这样的剧社很多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也很多很多。那些瞬间,如同春天里盛开的白色玉兰,饱含汁液又令人猝不及防。那些感动的瞬间,是剧社演出前准备时的团结,是演员们在台上喊出的一句发自内心的台词,是演出结束时不想散场的依依惜别。

  也是不知不觉间,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坚持了5个年头。这5年是很多人坚持梦想的结果。正是这种坚持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对舞台有强烈憧憬的年轻面孔。他们用自己的感情与才华在舞台上尽情表达。

  热情,是这次戏剧节的第一个关键词。这次戏剧节有三十多所高校的剧社竞相报名参加,带来了很多好戏。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创作的《长梦》,北京大学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三拓旗剧社的《6:3Ⅱ》……都赢得了观众的极大关注。青年论坛,解答大学生戏剧创作中的难题“纯粹”是大学生戏剧节一贯倡导的

  精神追求。对“纯粹”的追问,涉及到大学生戏剧节的动机、功能及意义。当大学生们的现实关怀,尤其是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反而有可能会成为戏剧“纯粹”性的障碍时,如何使戏剧更接近大学生的戏剧道路?青年论坛,为人们解答这些问题。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教授张先,青年编剧史航、刘深、兰晓龙,曾创作过《切·格瓦拉》的著名剧作家黄纪苏等等,这些一直关注着戏剧节的专家、学者和活跃在中国戏剧舞台最前沿的导演、编剧、演员、策划人,站在专业的角度,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为同学们解答创作中的难题。

  评论声、叫好声、赞扬声、批评声,都在青年论坛里汇聚。一位前来参加论坛的中学语文教师深情地说:“我要感谢大戏节的主办方,给这些孩子们提供了舞台,也让我再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青春!”在场的大学生们也纷纷发言。

  青年戏剧,你的未来道路是否鲜明

  的确有评论者说,舞台上的很多年轻人不像是演戏,而更像是泄愤。很多戏剧的主题都在重复,谈得最多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大学生戏剧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从普通高校里走出来的他们,对于戏剧倾心投入,毫无功利色彩,更是让人看到了未来戏剧事业的无限可能。可这种可能性怎么变为现实?

  很多人还沉浸在戏剧节留给我们的感动之中,又有很多人开始期盼起未来。

  未来,是长长的道路,留待我们去走。大学生戏剧脚步还蹒跚,还稚嫩。在戏剧节里浮现出来的戏剧人才,他们的道路是否鲜明?这成为整个戏剧节留给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我们上路了,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状态。”这是某个校园社团里一位年轻编剧的回答。

  “大学生是正在崛起的青年知识者群体,大学生对于戏剧的热衷与投入,更将影响戏剧的未来命运与前途。”这是一位资深戏剧人对大戏节的寄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13日 第七版)

  作者:张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