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柴窝堡湖上海知青支边4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侧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0:26 乌鲁木齐晚报
柴窝堡湖上海知青支边4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侧记(图)
  柴窝堡上海知青进疆40年庆祝会现场“你好!”“啊,是你!”一双双已不年轻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寒暄,叙旧,体味那久违了的兄弟姐妹情谊……8月15日,近百名上海知青重返当年插队的地方——柴窝堡湖,参加支边4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在我区建立的首家知青苑,这些已是鬓发花白的知青心潮澎湃,回首当年,往事历历在目,喜看今朝,柴窝堡湖的变化更令他们感慨万千。

  当记者问起他们对那段知青经历怎么评价时,他们的回答异常坚定:青春无悔!

  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背景下,这四个字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

  让我们循着这些上海知青的回忆,把镜头拉向1966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知青生活来一次感性的认知。

  “有委屈也不叫苦!”

  1966年9月6日,随着一声高亢的汽笛响,上海南汇县、嘉定县、宝山县264名知青胸怀满腔热情,坐上西去的列车,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9月10日到达柴窝堡湖。这些上海知青组成造林队,并分为八个小队。四小队队长朱大明回忆说:“我们是唱着‘坐上大卡车戴上大红花年轻的朋友们,塔里木来安家’的歌来新疆的!”

  20世纪60年代的柴窝堡湖满目戈壁荒滩,常年“小风满天沙,大风石头走”。他们的任务就在这片荒滩上挖坑,种树,浇水。三小队队长何云影说:“我们来到柴窝堡湖时正是风雪交加,漆黑一片,风把脸吹得红红的。我第一天劳动的时候,挖树坑,都是石头,好不容易挖好一个坑,挖第二个坑的时候,第一个坑已经被沙子填满了,我好伤心啊,就坐在地上哭。那时候我们流了多少汗啊!”

  记者了解到,造林队的知青最大的不过二十岁,最小的才十四五岁,从水乡泽国来到这片不毛之地,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咬一口咯吱咯吱响的带沙子的苞谷面,喝的是泥浆水。一些女孩子受不了,又想家,就哭,何云影说,“整天哄了这个那个哭……有几个就回上海了”。

  造林队也有很多十分要强的知青,一小队队长罗生琳说,“我20岁就在上海一家运输公司当保管了,可我想支援边疆,父亲不同意,把我绑起来,我就跑了,父亲在后边追,我的鞋子都跑掉了。”记者问她:后悔过吗?她说:“虽然有委屈,也不叫苦,真的没后悔。”谈起最令人难忘的事情,罗生琳微笑着说,“1967年夏天发洪水,我们为了保护水闸,全都跳下去用身体挡。”她用两只手比划着:“这么大的石头我们往毛驴车上搬,再坐毛驴车颠簸三四个小时去修水渠。晚上就住在马圈。”

  在知青苑,记者看到一间当年的知青新房,里边摆着知青陈旭、周玲珍夫妻当年的结婚照,令人感到十分新奇。记者找到了一直定居在柴窝堡的周玲珍,回忆1969年结婚时的情景,已是头发花白的周玲珍淡然一笑:“就是买点红纸写个喜字,两张木板床并上,铺上羊毛毡子,买点糖和烟给大家吃吃,就算结婚了。”这时候,一大群知青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这在当时算条件很好的了,很多人都是在地窝子结的婚,连结婚照都没有!

  “那段经历是一笔精神财富!”

  在知青苑的房后,记者看到一大片果园,果实累累,煞是好看。朱大明热情地带我们穿梭于果园,品尝大大小小的果子。这是上海知青当年种下的果树,如今已长得葱茏茂密,在炎热多风的季节里带来绿色和清凉。吃着酸甜的果子,我们心里油然生起一份感激之情。朱大明指着更远处的一片树说,“那些全都是我们种的!”

  是的,当年在艰苦的环境中,上海知青艰苦奋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男知青每天每人平均挖坑80多个,女知青每天每人挖50多个,植树造林达8600多亩。当年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绿树成阴鱼虾肥的旅游胜地,这与上海知青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上海知青支边4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是当时的六小队队长乔祥圻,现任柴窝堡湖管理处处长。他目前是惟一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上海知青。他告诉记者,“建立‘知青苑’,把当年上海知青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重新恢复,并且召集当年曾经奋战在这里的上海知青重返柴窝堡湖,举办纪念庆祝活动,目的就是要给上海知青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们看一看这片播撒了他们的血汗和希望的地方今日的沧海巨变,一定倍感欣慰,那段经历绝对是一笔精神财富!同时,更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永远不要忘记这种艰苦创业的知青精神!”

  知青苑——承载过去和未来

  的确,当我们从知青的回忆中走出来,纵览今日的柴窝堡湖,它的变化用“翻天覆地”这样的词语一点都不过分。在柴窝堡湖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历程中,上海知青的功绩,不可磨灭。这其间,不仅包括荒漠造林,而且还包括对几千年荒无人烟的柴窝堡湖的全方位开发。

  1974年以来,在乔祥圻等知青的调研与开发下,曾经被称为“死湖”的柴窝堡湖,变成了集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大型湖区旅游场所。柴窝堡湖,湖面辽阔,景色宜人,湖中育有天山雪蟹、池沼公鱼、高白鲑、鲫鱼、鲤鱼等中、美、日、俄四国鱼类;游艇码头、宾馆、度假村、娱乐赛车、碰碰车、空中转椅、水上自行车等,

  让游客在塞外戈壁享尽游湖的乐趣。柴窝堡湖已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

  在蓬勃兴旺的柴窝堡湖风景区,知青苑的建立,便有了更加意味深长的意义。走进知青苑,记者看到了当年的知青办公室、宿舍、食堂、阅览室,里边挂上了毛主席像、知青当年的合影照片,院子中央,还摆放着拖拉机、卡车、手扶拖拉机,这些土房、相片,这些斑斑锈迹,镌刻着岁月痕迹,引人怀想。

  在知青苑的前言里,记录着这样一段话:“40年过去了,这里的风沙已小,戈壁已消失,绿色还在蔓延。蓦然回首,当年的小伙子、小姑娘,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有的在这里继续呵护着这片绿洲,有的随儿女定居他处,还有的永远离开了我们……岁月飞逝,开拓者们战天斗地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却永远留在了这里。绿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是的,建立知青苑,不仅是上海知青的夙愿,而且也是今天人们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一个非常直观的平台。乔祥圻说,“当年上海知青在这里工作生活的物品还在继续搜集、整理,我们力图把知青苑恢复成当年的原貌,真实再现那段历史,并把它作为一种知青文化纳入柴窝堡湖旅游业的整体规划中去,让更多的人在优美迷人的柴窝堡湖游玩的时候,能够重温这段历史,铭记上海知青为新疆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高毅 写信)

  作者:鲁焰

  (来源:新疆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