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莞家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近两成 教育投资规划走近市民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0:31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 欧雅琴 郭文君

  根据东莞市城调大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已经成为了家庭开支的重要项目,在所有消费类项目里排名第三,位于交通和通讯、食品等消费性支出之后。在今年1月-6月,东莞人每个月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人均支出24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在家庭的开支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一事实,无疑是可喜的。重视下一代的成长,这是中国家庭的优良传统。但有教育专家表示,在家长的支出中,有相当部分并不是必需的。他们认为,教育投资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不必增加开销,硬挤市区重点中学,考不进重点大学的,也不必盲目去“复读”。专家还提醒,家长应该关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身教言教也是无形的投入,而且是更重要的投入。

  调查

  家教费用支出增长了一倍

  现今社会,孩子的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在了首位,因此家庭的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学习和子女教育方面。

  资料表明,上半年东莞城市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495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18.5%;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增长1.3倍;家政服务支出增长70%;物业管理费增长42%;个人服务支出增长20%,而其中家教费增长1倍。教育消费,已经成为东莞人消费投资的一个热点。

  随着东莞的家长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孩子未出生前,父母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教育计划了。以幼儿园为例,除了每年4000元正常的学习生活开支外,最大的支出就是特长教育;家长为孩子择园的费用,3年就需支出2万元左右;在不少家庭,电脑、Discman、也都是必备品。一般电脑在6000元、其他音像器材在2300元左右。还有与之相关的音乐CD、DVD、电脑光盘这类花费每年也在500元左右。除了这些投入外,一些家长喜欢为子女在兴趣上加强投入。这样就有了兴趣班的补课,此类兴趣班的收费普遍都在每节课80元左右。记者做了一下粗略统计。公立学校的学生初中三年的全部开销(包括生活费、学费和上兴趣班的费用)大约13.5万元,而一个私立学校学生三年开销(包括生活费、学费和上兴趣班的费用)至少为17万元。

  家长乐为孩子长期投资

  据记者了解,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各有不同:低收入家庭只能应付基本的教育项目;中等收入家庭择校愿望最为强烈,支付的赞助费所占比重最高;高收入家庭更愿为子女开“小灶”,聘请家教费占全部教育消费比重最高。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现在为孩子的学业投下资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等孩子以后考上了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然会为孩子自己和家长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位家庭贫困的父亲认为,从长远看花钱给子女读书,是一项智力投资。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家长本身就有高学历,所以顺理成章地希望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因此在孩子学习的投资上,丝毫不吝惜。

  除了在孩子的学习上投入资金外,现在的家长还十分希望孩子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多学几门特长,为将来的谋生之路加上更多的砝码。于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等级考试屡见不鲜。虽然这样的兴趣班费用不低,但大多数家长的热情不减。为孩子的全面教育投入资金,在现在的家庭消费观念中已成为一种趋势。

  观点

  教育投资需要科学规划

  教育投资属于智力投资,几乎包揽了孩子除了吃饭穿衣之外的一切消费项目,买书、买玩具、看电影、上幼儿园、上学交学杂费、留学……不少的家长却走进了误区,以为自己在孩子身上“投资”的教育费用越多,将来孩子的出息也就越大,于是送名校、出国留学、高投入送孩子进兴趣班。这实在是教育投资的一大误区,特别是有的家长从孩子入托开始就以孩子能进入名校为荣,不惜投资大笔的“助学费、办学费、择校费”,实在是把教育消费投资成教育浪费。

  有老师指出,随着教育费用水涨船高,教育资金应早点筹备。比如说,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开始便每个月拿出一点钱给孩子买上一份大学教育保险金,积少成多,按月交费,如今社会上有不少保险产品集教育储蓄、创业金储藏、保险保障和分红功能为一体,家长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既合理又有回报的品种先行投资。在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心里有数,才能按照规划对孩子进行教育。

  图:

  在东莞家庭的教育支出中,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的费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何建文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