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劫匪抢劫瞄准“破烂王” 废品收购凸现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1:34 法制日报

  劫匪瞄准“破烂王”废品收购软肋现

  虞瑜方 本网记者 王斗斗

  发案

  今年8月12日,个体废品收购者李某在江苏省里皇公路附近被3名男子持铁棍威胁抢劫。

  8月17日,一50岁左右废品收购者张某在被3名男子以卖废铜为由将其骗到丹阳市蒋墅镇北环大桥桥下暴力抢劫。

  8月28日早6时,外地收废品人员陈某推着自己的三轮车拾荒,途经丹金公路通往白塔曹庄村的路上时,被3名男子骑一辆摩托车抢劫。

  ……

  一时间,江苏省境内的一些地方暴力抢劫案连续不断,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作恶多端的3名犯罪嫌疑人俨然成了居民口中无处不在、神出鬼没的“幽灵”。

  破案

  案件的接连发生给警方专案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快抓获“幽灵”,成了专案民警们做梦都在思考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案情有了转机。

  8月28日上午7时30分,常州丹阳市里庄派出所接报,称蔡村路段有人打架。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到,由于3名外地青年和该镇的一对夫妇因为骑摩托车避让问题而发生争执,3人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铁棍上前就打。附近群众见此情景,纷纷上前帮忙,3人顾不上摩托车落荒而逃。

  这时民警警觉到,3人丢下的摩托车号码与系列抢劫案的可疑摩托车号码很相似,通过询问发现,3人的体貌特征与数名受害人描述的嫌疑人体貌特征完全相符。3人极有可能就是系列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

  经过警方全力追查,当日中午12时,3名疯狂作案的“幽灵”终于落入法网,他们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至此,江苏省特大系列抢劫案划上句号,丹阳、金坛、张家港等地的城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析案

  据记者了解,在这24起系列抢劫案中,有19起的被害人是废品收购者。

  更让人意外的是,警方在调查中获知,系列抢劫案中3名犯罪嫌疑人先后19次对废品收购人员进行了抢劫,而警方接到的报警仅有6次,也就是说至少有13名废品收购人员在遭受侵犯后没有及时报案,不报案的比率近七成。

  办案民警:废品收购,本身是一件好事,体现的是对资源的再回收与利用,但一些废品收购者惟利是图,非法收购来历不明的赃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3名抢劫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作为废品收购者,他们都清楚自己所收的“废品”有问题,也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最终还会铤而走险,这是经济利益在驱使。

  受害人田某(从事废品收购,被抢劫后未报案):当时猜到他们3个人提供的“废品”来路不正,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跟着去了。因为“不收赃物不赚钱”,平时靠收报纸杂志利太小,所以希望能收购值钱的东西。没想到废品没收竟被劫了,但是毕竟自己也有问题,所以不敢报案,这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另一位办案民警:系列抢劫案中,三名抢劫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大多会露出马脚,他们首先尾随受害者,然后以赃物为诱饵与收购废品人员调侃。犯罪嫌疑人在要求去比较偏僻的地方时,还会假意“主动理解”收购废品人的难处,给他适当增加好处,这些实际都是在诱惑废品收购者。而废品收购者在遭到抢劫后,由于自身违法的原因,因此只能“哑巴吃黄连”,他们不敢报警,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思案

  据了解,江苏省每年都会查处多起废品收购者收购赃物的案件。一些废品收购人员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大肆收购赃物,甚至有些还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仿佛成为了犯罪分子销赃的重要“工具”。在利益的驱动下,废品收购者不仅扮演了助纣为虐的极不光彩角色,而且也成了站在被告席上受到法律惩处的可悲角色。

  公安机关侦破的大量案件证实,一些废品收购站的不法行为同时是盗拆铁路、电力、农用、城市公用设施等犯罪案件频发的重要诱因。一起又一起因盗窃铁路、供电、电信、城市公用设施犯罪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电线、电缆被盗割,变压器、输电线路铁塔塔材被盗拆,导致大面积停电;电信通讯线路或基站器材被盗,导致通讯中断;城市大街小巷的井盖不翼而飞,一个个洞开的井口威胁着市民的安全……

  有专家表示,这次系列抢劫案也为废品收购者敲响了警钟,提高其自我保护防范意识不容忽视。同时,加强整顿废品收购秩序,打击非法收购行为,堵住盗窃犯罪分子的销赃渠道,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需要。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责任编辑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