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都往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19:4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夜来香那晚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沧/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那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拥抱着夜来香/吻着夜来香夜来香

  我为你歌唱/夜来香/我为你思量/啊/我为你歌唱/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夜来香/夜来香

  词曲黎锦光

  老成都传统的夜生活

  李英

  茶楼、书场是老成都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成都人传统的夜生活就是从这里开始,也是在这里结束。

  提督西街原军影对面的茶楼上有一个知音书场,入夜之后,群芳歌女纷纷登场。当时去知音书场的市民,多半是冲着曾炳昆的相书而来的。追星者势如潮涌,茶楼上人声鼎沸。只要曲艺大师曾炳昆一登台,场子里立刻变得清风雅静。曾炳昆是为数不多的幽默奇才,他在一个小小的布帐内表演口技,杀声震天,仿佛帐幕里埋伏有千军万马。突然间风平浪静,一片田园风光又进入听众的耳际,老妈妈咯咯咯地喂鸡声,牧童放牛在牛背上的吹笛声,客人来了的招呼声,又从那小小的布帐里传了出来。曾炳昆演毕,拉开布帐,空无一物,既无配角,又无道具,只有一个笑嘻嘻的曾炳昆。

  被称为“成都周璇”的李月秋和被称为“四川歌后”的黄德君,是老成都娱乐场最活跃的名人,她们拥有众多歌迷,李黄二人演到哪里,歌迷们就追到哪里。那个时候的成都人一说起她们两人,总是赞不绝口。

  20世纪40年代,沿现在的蜀都大道,过春熙路口,原红旗剧场对面,有一家新仙林茶馆,每天夜晚都是人满为患。新仙林虽名叫茶馆,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秦淮书寓,成都的京戏迷离不开新仙林,夜生活多是在这里度过的。每晚从7点到10点,茶客买茶入座,观戏听唱,演员们演到精彩之处,场子里就会响起噼噼啪啪的鼓掌声,“好呀!好呀!好呀!”叫声不断。

  东城根街街口锦春茶楼因为有贾瞎子表演竹琴绝技,被成都媒体大吹特吹,成为成都人中高雅之士必去度过夜生活的地方。媒体描述锦春茶楼有三绝,即以贾瞎子为主的竹琴清唱为一绝,以跑堂师傅邹麻子的茶技为二绝,司肺子出售的盐花生米酥脆香为三绝。

  一到夜幕降临,清唱开始。邹麻子一声“雅静”,顿时全场悄然,所有听众都凝神聚气,注意力集中,沉浸在竹琴的神韵之中。

  老成都的夜生活虽不如现在浮华,但它依然是丰富多彩,除了看的、听的还有吃的玩的。成都小吃之所以发达,这和成都人喜好夜生活是分不开的。

  现代娱乐在成都兴起

  秦天雷

  华西坝有了洋学堂之后,成都人渐渐知道了西洋音乐。在那个时候西洋音乐虽然让成都人感到了新奇,但对于绝大多数成都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成都人最初接触到的西洋音乐属于阳春白雪,高雅得让人不敢接近。说到成都娱乐圈受西洋音乐的影响,就一定得说说老成都那位著名的音乐人。此人姓叶名伯和,生于成都郊外一富足人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音乐学院。辛亥革命前夕回到成都,致力于成都高等学府的音乐教育。20世纪30年代,叶伯和在成都创办“海灯乐社”,以演唱会的形式向成都人介绍西洋音乐。为日后西洋音乐被成都人广泛接受打下了基础。

  虽然有华西坝的影响,虽然有海灯乐社的推进,但这并没有影响成都娱乐业的取向。川剧依然流行,清音弹唱依然是戏园、茶楼的娱乐主流。华西坝的歌声没能打动成都市民的心扉,叶伯和的努力也没能改变成都人的喜好。现代娱乐为成都人所认识,应该说是从电影和留声机开始的。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从一开始它就以低姿态平民化的方式进行传播的。通过电影,成都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看到了上海滩的繁华。又通过留声机把一种崭新的歌唱方式带给了成都人。喜欢赶时髦的成都人,从此躁动起来了。

  当金嗓子周璇的表演通过留声机和电影为成都人所知之后,有戏院、茶园尝试着组织人员来模仿演唱。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生意爆好。后来一些大戏院在传统剧目中也插入新歌,消息传出票房爆满。悦来戏院上演一出老戏,因剧中妓女要演唱周璇的歌,这就把该剧推上了叫座剧目的排行榜。百姓要看,贵人也看,袍哥要看,警局的人也喜欢看。那个时候官匪一家,戏院因给警局的票少了,警察就来戏院闹事。戏演到高潮,剧中妓女正要开唱,几个警察突然窜到后台,命令停演,理由是妓女唱歌有伤风化。如果不停,他们就要抓人。没办法戏院只得终止歌唱,可这样一来又激起了观众的不满。最后,场子里闹得乌烟瘴气,警察们大打出手,最后还引起了一场梨园请愿。

  抗战期间,四川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大批文化精英内迁,从而把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带到了成都。下面是一些从当时报纸上抄录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感知那时成都的景况:

  张舍之在华西坝坎拿大学举办小提琴独奏会。(《新新新闻》)

  喻宜萱在暑袜街礼拜堂举办独唱音乐会,曲目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跑马溜溜的山上”、“虹彩妹妹”等等。(喻宜萱自述)

  马思聪在暑袜街礼拜堂举办独奏音乐会。(《新民报》)

  夜成都往事

  曾循

  刚刚结束的“超级女声”让成都妹妹出尽风头,对比央视举办的歌唱比赛,成都选手多半开赛不久就被淘汰出局。为什么在一本正经的比赛中,成都歌手总是败北,而在平民化的比赛里,她们又能人气超旺一路领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成都的歌手多半是在酒吧、歌厅里成长起来的,这本身就很平民化。歌手们要在歌厅里生存,必须要有市场,也就是说要有人喜欢。要探究成都歌手的市场,我们就得必须从成都人的夜生活入手。

  这里所说的夜生活,绝非是一家人吃了晚饭,围着电视机看肥皂剧;也不是古人的秉烛夜游,挑灯夜读;更不是“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以往,一说到夜生活,人们立马就会联想到花花世界灯红酒绿、十里洋场喧嚣浮华。如今,我们再谈夜生活,其实谈论的不过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消费方式而已。

  成都,虽然地处内陆,但这并不影响这里的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到过成都的外地人,无不感慨这里夜生活的丰富。歌厅、舞厅、酒吧、娱乐城遍布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夜幕下的成都并不亚于广州的辉煌,远超北京的热闹。成都人虽然不如沿海居民富裕,但他们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歌厅、酒吧、夜总会是现代人夜生活的主要去处。而在这些现代娱乐场所出现之前,成都人同样在过夜生活。戏园子、大茶铺就是老成都夜生活的主要场所。1950年之前,成都人的夜生活还是成都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呢。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娱乐方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明星,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市场。在西洋音乐传入成都之前,成都人的娱乐市场以川戏、评书为主。当时的川剧属高雅的娱乐,而评书、清音等曲艺则属于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假如当时的成都没有“看川戏”、“听评书”的消费习惯,今日的歌厅酒吧未必会那么红红火火。因此,要了解成都的夜生活,就不能不说川剧、评书、曲艺杂谈。

  西洋歌曲为成都人所认识是从华西坝开始的。20世纪初页的华西坝,是成都最时尚的地方,好多的新鲜事都是从这里开始,再传遍成都的。成都的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留声机、第一场西洋音乐会,都是在这里出现的。在华西坝的钟楼下,每年12月24日夜晚,总有许多的年轻人在这里高唱洋歌,赞美上帝。成都人虽然在华西坝上听到了西洋歌曲,但这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娱乐。而现代意义的娱乐方式在成都的出现,应该从电影进入成都开始的。通过电影,人们感知了纽约夜、巴黎夜、上海夜,从此,成都的夜生活开始了向现代意义的渐变历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