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看贪官出书,简直一蹋糊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21:42 人民网

  原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勇算得上是一个学者型官员。他年仅37岁即担任正厅级领导干部;他做官、读书两不误,不但获得了博士学位还著书立说,又做研究员,又当兼职教授。然而这样一颗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政坛新星,却在钱权交易中陨落了。八年厅级干部生涯,敛财2000余万元,相当于平均每年敛财250万元,今年4月,高勇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在四川省内江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高勇是继李达昌、徐鸣放之后又一位“倒下”的学者型官员。凡领导都喜欢出书,到底是领导向明星大腕们学的,还是那些明星大腕们向领导学的,无从考证。不过,其出书的基本套路倒差不多,一般都是凭借其影响力哗众取宠,广为敛财,应了黄宏在一则小品中的调侃:“领导出书,一蹋糊涂。”高勇、李达昌、徐鸣放都是喜欢出书的领导,是不是他们成贪官了,所著的书就“一蹋糊涂”呢?当然不是。然而,当你知道了高勇的出书经过后,你就会觉得真是名副其实的一蹋糊涂!

  按照外界所能看到的运行轨迹,高勇前途无量,而且他个人在继续学习方面也相当努力。经检察机关和辩护律师分别取证,10余年间高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达317篇,参编书籍17部,单独著书5部,完成研究课题44项,由此高勇取得了研究员职称,并成为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和凉山西昌学院的兼职教授。这些仅是高勇出书“资本”的一部分,而更大的投入是权力,是用“学者”身份包装起来的权力。他和一般职务案犯不同,索贿往往借助其“学者”形象,其常用的说辞就是“出书”。据知情人士透露,从担任凉山州副州长起,高勇以出书为名,向近百家单位和个人索要赞助费高达数百万元。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检察机关举证,共有23家单位送给高勇的全部或部分款项,是以“支持高勇出书”或者“买书”的名义。

  如果说著书立说“成就”了高勇人生的失败,那么他就辜负了这一路辛苦才换来的不断升迁之途。凭心而论,高勇曾是个非常睿智的学者、精明的公务员、肯吃苦努力的下属。在省政府工作期间,高勇的工作汇报材料特别多,每天向领导上报的文件少则三四份,多则六七份,都是关于他分管工作的各种请示。身为全国青联委员的高勇出任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期间,主管经济工作,一干就是三年。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作“凉山现象”的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并引资4800万元,政绩出色。他努力进取的工作经历和不断学习、探讨的学者风范,足以为他著书立说提供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底蕴和功力,几乎用不着假借他作为市委宣传部长的特殊身份就能出几本好本。然而,书中的“黄金屋”已经容纳不下他的贪欲,一种不需要学识作外衣就能大把大把捞钱的“原始通道”使他觉得权力这东西真是太好使了。在若干次权钱交易中,他曾一次性得到某公司付出的122万元好处费。

  一位学者型的高官,为什么从出书走向腐败?高勇案发后的忏悔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我感觉社会很现实,还是有钱才能办事。我开始看重金钱和物质,于是利用自己工作中建立的关系销售自己的书籍,并接受所谓好朋友的钱物……在我的思想深处,一直有一种错误认识:一定不要沾公家一分钱,只要不拿国家的钱就没事,而且朋友之间的事,别人怎么会知道呢?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培养一位德才兼备的高级领导干部,确非易事。高勇案件再次提醒人们,学识与官德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某些学者型领导的腐败与他的学识没有直接的关系,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象脱缰的野马。因此在对领导干部权力实施监督的时候,不要被那些富丽堂皇、天花乱坠的假象所迷惑。

  作者:网友:梁江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