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中秋——申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04:2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正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文化部直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据最新消息称,新的名单将于今年11月公布。中秋即将临近,且听观者怎么说。

  正如端午节几乎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现在也大有变为月饼节之势。其实两千多年来,中秋节一直是华人的一个大节,与春节和端午节合称“三大节”,有很多独特而寓意深远

又风趣的习俗。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月是故乡明,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虽然今天在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受青睐,月饼更是象征着团圆。

  大家也许还没有忘记,去年一则韩国将“端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曾引发热烈的讨论。其实,韩国能将“端午”申遗,正是因为韩国人到今天仍然完整保留着“端午祭”这样一个古老的文化形式。曾有人分析说,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人已经深切感受到自己重视西方文化,却忽视本土历史的缺陷。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因此很久以来,搜集研究民俗文化,受到韩国民众乃至政府的高度重视。“江陵端午祭”正是作为这样一种民族文化遗产、一种“无形文化财富”,而被保护起来。

  而在中国,形形色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异化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味追求经济数字,传统节日成为一种摆设,从而远离了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当中国人正在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时,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过得有声有色。这背后反映出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浮躁。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传统节日,我们是否应怀着一份敬畏、多给予一份呵护? 据新华社电

  最近,中秋申遗工作引起全民关注,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当然好,但有一点,如果不好好地在“玩文化”上下工夫,就算是拿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本本又怎样?没有继承,中秋文化的根就没有了;没有创新,中秋文化就没有生命力;没有丰富底蕴的“玩文化”,中秋就会成为商家、腐败分子的中秋。所以,还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咱老百姓从“玩”中热爱、保护传统节日吧!

  ——网友留言责任编辑:任远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