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儿童自闭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09:23 红网-三湘都市报
关注儿童自闭症(图)
  教师们正利用篮球耐心引导患自闭症的儿童。 实习生 贺卫摄长沙罗女士来电反映:我家隔壁的孩子军军出生后就比一般的孩子安静,而且一直也都不开口说话,别人叫他,他却根本不理会,当时大家并没太在意,以为军军只是比其他孩子晚一点说话。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到了3岁依然不能开口讲话时,大家就觉得不对劲了。

  上个月,军军的父母带着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却告知他们,军军患了“自闭症”。我的外孙女才刚出生不久,我很害怕她以后也出现军军这样的情况。不知道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这类状况避免或者早点被发现?

  通常在3岁前出现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疾病,通常在3岁前出现。

  自闭症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对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眼与眼的对视,无法与周围的人包括父母建立情感和思维交流;语言发育障碍,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者几乎终身不语;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不能改变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大多数患儿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但在某一方面又出奇地好,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格外突出。这些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充耳不闻、漠不关心,仿佛周遭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极其难理解,所以被称作是“星星的孩子”。

  据了解,对于自闭症,目前医学上尚无治愈手段,惟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在发病早期进行特殊教育和行为训练,使自闭症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干预成功,孩子将有可能走出孤独,成为正常人,有的还可以成为杰出人物。假使错过治疗的关键时期,有的患儿将终身不语,有的将智力低下,甚至有严重的精神障碍。

  早期征兆多加关注

  那么,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到底有那些呢?据长沙市红豆儿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于主任介绍,患自闭症的儿童在出生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有一些症状了,只是很多家长没注意发现。

  例如,一些孩子3-4个月的时候就不容易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6-7个月时,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10-12个月时,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长时间哭叫,行为刻板(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等)。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像耳聋),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

  21-24个月时,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现学舌,对词语理解迟缓。

  在不同的时期,有可能患自闭症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家长一定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就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干预训练及早进行

  于主任告诉记者,自闭症患儿的治疗训练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孩子被诊断或怀疑性诊断为有“自闭症倾向”,就要为他提供干预性的训练,因为训练是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矫治途径。

  早期训练(或早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干预和学前教育。由于目前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学前训练及早期干预的专业机构很少,远远达不到为患儿提供社区化服务的层面,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家庭训练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形式。

  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为孩子做培训呢?

  首先,要尽可能的建立适合矫治的环境与气氛。孩子在学习新的事物时,应该针对孩子的需要,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即主动制造机会,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如果用不一致的方法教,容易产生不适应的行为,这样,训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要尽量透过实物的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与学习。因为患自闭症的儿童在抽象理解和弹性运用上的能力有些困难,在沟通和与人互动关系的学习上也有困难,因此在训练时,应将要教的事物应用到与人的互动关系上,从生活的实用例子中,加强其语言、人际关系及相关技巧的学习。

  第三,反复练习。要教导孩子学习某一技巧或行为时,可以用逐步养成及增强原理,将该行为设计在前后关联的事件中,让孩子反复练习。同时,对于孩子的训练不一定只限于在家中与教室,可以对相关的人、事、物做有计划的变化组合,使内容多样化。如对会走固定路线的孩子,可以常换不同的路线回家,让他知道走不同的路都可以到家。

  总之,对孩子的培训和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习性,据此订出不同的方案,多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多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并尽可能多与医生等专业人员沟通,这对帮助孩子康复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报记者 蒋源源 实习生 贺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