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保五难”问题两年内解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09:49 南方日报

  市委市政府承诺 投入6.7亿元为百姓解忧:

  “一保五难”问题两年内解决

  本报讯(记者/蒋才虎 戴双城)记者昨日从东莞市委有关新闻通报会上获悉:从今年起,东莞要在全省提出3年~5年完成农村“一保五难”(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难、行路难、看病

难、读书难、饮水难)任务的大背景下,用2年时间提前解决“一保五难”问题,争取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实现农村城市化改造目标。

  财政投入

  市财政 投入最低生活保障3500万元,投入“住房难”13670万元,投入“行路难”5815万元,投入“看病难”1548万元,投入“读书难”19144万元,投入“饮水难”2479万元,投入“五有”建设1035万元

  镇级财政 投入“住房难”14537万元,投入“行路难”2594万元,投入“读书难”103万元,投入“饮水难”1843万元,投入“五有”建设881万元

  “一保”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工程

  为切实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东莞从去年起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市、镇区、村按4∶4∶2的比例补足差额。从今年起,81条欠发达村的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从原来市、镇区、村按4∶4∶2的比例分担调整为:经济欠发达镇的,由市、镇按6∶4比例分担;非经济欠发达镇区的,由市、镇区按4∶6比例分担。切实保证全市低保对象入保率达100%,保证低保金的社会发放率达100%,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

  措施

  提高指标和建设标准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东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320元/人·月,农村居民为300元/人·月,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在解决“行路难”方面,省提出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东莞提出实现自然村与自然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在解决“读书难”方面,省提出实现从小学到初中9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东莞提出实现从小学至高中12年免费教育的目标。

  东莞把彻底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与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造工作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五有”(有一个篮球场、一个小公园、一个公共厕所、一个村办事服务中心、一个垃圾收集站)新村建设——把300人以上的村建设成为“五有”新村。通过“五有”建设,进一步改善东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美化、净化农村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和指导力度

  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在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上“动真格、出真功”:

  一是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真正彻底解决东莞农村的“一保五难”问题,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东莞将在未来2年内共投入6.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7亿元,镇级财政投入近2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最低生活保障3500万元,投入“住房难”13670万元,投入“行路难”5815万元,投入“看病难”1548万元,投入“读书难”19144万元,投入“饮水难”2479万元,投入“五有”建设1035万元。镇级财政投入“住房难”14537万元,投入“行路难”2594万元,投入“读书难”103万元,投入“饮水难”1843万元,投入“五有”建设881万元。

  二是加大分类指导的力度。加强对经济欠发达镇区的指导,促进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镇区,在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基础上,把标准提高一些,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上。

  “五难”

  1 住房难

  一是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户、困难户危房解危工作。从今年起,总投资1157万元(市投资580万元,镇区投资577万元),对东莞农村308户低保户、困难户,涉及919人、面积12982.68平方米的危房进行修缮解危。

  二是妥善解决渔民村、移民村和15户困难户以上的村住房难问题。对于虎门新湾、沙田、中堂等渔民村及黄江、谢岗、厚街、麻涌等镇区的一些移民村和15户困难户以上的贫困村的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难问题,可采取由当地镇区政府提供用地或对现住房拆迁重建,市、镇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一次到位地解决当地所有住房难问题。此部分困难户涉及88个村(居)委会,3304个困难户11450人,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亿元,镇区财政投入1.2亿元。

  三是搞好农村低保户、困难户泥砖房改造。从今年起用2年时间,通过市、镇区出资方式,对东莞农村830户2235人的3.8万平方米的泥砖房按标准改造为砖瓦房,总投资3218万元(市投资1931万元,镇区投资1287万元),实行分期分批改造。

  四是为其他困难家庭住房提供保障。从今年起,对无房户、人均住房面积少于18平方米的低保户、困难户,采取租赁住房补贴及租金核减的方式解困,按今年涉及933户3196人计算,每年投入458万元(市投入218万元,镇区投入240万元)。

  五是完善农(居)民困难家庭住房设施,标准要达到通电、通水,有独立卫生间、化粪池设施。对于人均住房面积已达18平方米,但未达到通电、通水,没有卫生间、化粪池的农(居)民困难家庭,要按标准进行加建完善。卫生间、化粪池建设资金主要由市、镇区两级负担。对于非经济欠发达镇区,市、镇区分担比例为4∶6;对于经济欠发达镇,市、镇分担比例为6∶4。加建卫生间、化粪池总投资262万元(市财政投入133万元,镇区财政投入129万元)。

  2 行路难

  今年彻底解决东莞全部自然村通水泥公路的问题,总投资11369万元,由市、镇、村按比例分担。该工程全面实施后,将帮助262个自然村修建水泥公路95公里,解决9万人的行路难问题。

  3 看病难

  从今年起,全市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在乡三等甲级以下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医疗救助的标准待遇与低保对象相同。11个经济欠发达镇基本医疗救助对象的基本医疗救助金,市、镇由原来按4∶6比例分担调整为按6∶4比例分担。今后保证所有符合条件者都被纳入基本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全覆盖。

  从今年起,全市低保对象从参加A档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调整为参加B档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B档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每年190元,由市财政从低保对象每年504元的基本医疗救助金中代缴纳。从2005年7月开始,市、镇区两级财政补贴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标准,由原各补贴15元/人·年调整为各补贴30元/人·年。

  在工厂企业较密集外来员工较多的工业园区,鼓励大型厂矿企业设置为内部员工服务的医务室(所),切实解决广大企业员工因为请假难、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的“看病难”问题。

  4 读书难

  市、镇区两级加大补助力度,实现东莞“低保”家庭在读子女从小学至高中免费教育的目标。

  继续落实低保家庭助学措施。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和大学阶段的学杂费。具体的补助标准是:小学生800元/学年、初中生900元/学年、高中生(含中专生)2000元/学年、大学生5000元/学年。

  实施对“低保”家庭在读子女中学寄宿生生活补助。从今年起,对“低保”家庭在读子女中学寄宿生生活费差额,初中生年均1720元、高中生年均1640元,由市、镇区两级共同承担,其中市承担每生800元,余下的初中生每人920元、普通高中生每人840元由镇区承担。按该补助标准,市、镇区每年共增加补助经费97万元(市财政增加46万元,镇区财政增加51万元)。职业高中高于普通高中收费标准和等级学校高于普通学校收费标准部分的费用,以及将来提高收费标准部分的费用,由所在学校对“低保”家庭在读子女给予减免。

  提高村级小学学生的教育包干经费。从今年起,东莞提高村级小学学生的教育经费包干标准,提高标准一定3年,从原来的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800元,即每年每个学生均增加300元。未来3年,市、镇将加大对村级小学年人均742元教育经费差额的补助力度。

  5 饮水难

  采取市、镇、村三级投资的方式,帮助未通自来水的欠发达村接通市、镇区的供水管道,彻底解决欠发达村的饮水难问题。目前全市共有59个村未通自来水,总长513千米,今明两年完成全部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经费由市、镇、村三级按比例分担解决,市财政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的自来水管建设。

  图:

  中堂镇潢涌村的儿童活动区吸引了很多孩子前来玩耍。目前东莞许多村的城市化改造已初显成效。

  本报记者 杨凯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