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男子审美 时代变迁下的男性之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10:1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这个新的群体,以新的价值观去参与社会生活的角逐时,首先就要求自我形象的满足

  男子注重仪表修饰古已有之。孔子的穿衣、出行极为讲究;屈原在《离骚》中描述自己身披香草鲜花,气宇不凡。词赋家才子宋玉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与宋玉齐名的两晋时

期的潘安“姿容姣好,神情亦佳”,除了文学成就,他们文雅俊秀的外在气质一直被世人传诵。战国时的邹忌、“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等,都是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并重的历史名人。三国时期的吕布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新归董卓后更是“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英气逼人。

  “面如敷粉”“玉树临风”这样的词语正是用来形容男子的容颜与气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南北朝时期的男性过于注重外貌,衣着华丽光鲜,甚至有女性化的倾向。这一时期,文化被贵族垄断,门第观念强,贵族生活奢侈浮华,他们衣着考究,出门化妆,以身材颀长、形象超脱、姿态超然为美,是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而唐朝时,选官的标准之一就是要仪表堂堂。贵族阶层、文人雅士在追求内在美的同时,仍然注重自己的仪表修饰和外在气质,蒋寅认为这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崇尚男子性格的刚毅之气并不矛盾。

  实际上,在明清,“男子审美”就是城市生活美学的主题之一。20世纪前叶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他们风姿绰约,在中国风靡了数十年。

  但蒋寅认为,这与现代人对服饰和形象的追求仍有不同。可锐职业咨询集团总裁兼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把近代中国男人的形象发展分为几个阶段:80年代呼吁男子汉,要求男人要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对男人寄予了很高的社会责任期望。

  到90年代,社会希望男人能够成为事业的成功者。

  到了新世纪,反倒是把这些都放下来了,男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价值的满足和有没有得到实现和认可。这可以看作是女性长期的个人价值观认可的一种变性转移。男人突然发现应该要为自己活着,这个大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是对男权社会的进一步撞击。在这个过程中,男性放弃了自己原先的权利,拿起了新的权利装扮自己。

  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往往是通过一些高知阶层来引导的,而如今男性价值观的变化,首先在中高端的人群中形成了一个群体,并向其他的社会阶层渗透。这个新的群体,开始以新的价值观去参与社会生活的角逐,首先就是要求自我形象的满足。

  性别研究专家孙中欣博士把现代社会中“白领丽男”的出现归结为一种消费者文化。这个群体收入相对较好,具有购买力。而且作为社会的中间阶层,也是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焦虑的一群人。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就是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即在这个社会上体现他们的品位,以及他们与众不同的阶层的身份——即便是无意识的。

  而“白领丽男”愿意在个人形象修饰上花费金钱,也使得一些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通过市场的炒作的方式促使这个群体的壮大。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企业公众文化对白领男性的服装要求,有的规定即使不是特别严格,但也约定俗成,比如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要求等。对于白领们来说,工作环境都是在很好的办公楼和办公区,如果不重视个人形象,也是不尊重同事和客户的表现,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孙中欣博士还表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进入,包括品牌的使用,以及对更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都会对人们产生影响,包括影响女性对于男性形象的喜爱口味,很多男性重视自己的形象,一定程度上与女性朋友的提醒有关。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孙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