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人腐败给孩子打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08:23 中国青年报

  今年秋季开学后,重庆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多了一门有关廉洁教育的新课程———把反腐倡廉的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中。曾在全国引起关注的綦江“彩虹桥”垮塌事件被编入教材中。除了重庆以外,全国很多省市都开始在小学开设有关廉洁教育的课程。但此举在赢得众多喝彩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对少不更事的孩子进行廉洁教育是否为时过早?廉洁教育能否抵挡校园里的腐败现象?

  孩子离腐败现象并不遥远

  据了解,重庆市通过地方课程《重庆社会》来实施廉洁教育,并将其纳入小学中高年级教材之中。小学四年级将以歌乐山下英烈们的嘱托为载体,突出拒诱惑、淡名利、讲奉献的主题;五年级将以红岩故事为载体,突出讲廉洁、倡节俭、能自律的主题;六年级则是以轰动一时的綦江“彩虹桥”事件为载体,突出淡名利、知耻辱、重责任的主题。

  此外,重庆市教委、市教科院正在组织专家编写廉洁教育读本(分为初中版和高中版),争取在明年3月份进入课堂。

  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廉洁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众多专家也认为此举非常必要。在采访中,一些家长也对此表示支持。

  在重庆某机关任职的张先生说:“可能会有一些人认为反腐倡廉是成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校园里也处处可以看见腐败的影子。比如说公车接送孩子,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学生为竞选班干部用小恩小惠拉拢同学等等。甚至每个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被老师要求填写家长的工作单位和担任的职务,有的老师一旦有事,就会找有关的学生家长给予方便。其实孩子们离腐败并不遥远。”

  张先生有一个正在上小学4年级的女儿,他坦言自己也被孩子的老师要求办过事。“尽管我非常不情愿,但我还是做了。因为架不住孩子的再三要求,而且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

  去年9月,浙江省瓯海区纪委在新桥第一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中发了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748份有效问卷中,有150多名学生表示自己周围就存在“为当班干部而给同学送礼”的事情。

  廉洁教育能否抵挡腐败民俗学

  程女士的儿子在不久前刚刚参加了中考。她说:“儿子考完第一门后,回到家连饭都不想吃,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考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我,县长的女儿跟他同一个考场,老师们安排学习好的同学坐在她旁边,甚至亲自给她传送答案。‘这样考,我们怎么考得过人家啊?’儿子对我说。我只能告诉他:不要管别人,你只要考出自己的水平就行了。”“老实说,我自己都感到很难说服孩子。因为确实有很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不该得到的好处。我有时候会困惑,是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呢?还是教育孩子做一个识时务的人呢?非常矛盾。现实中,诚实的人往往四处碰壁,而一个识时务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实惠。”

  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就像大人生病而给孩子打针吃药一样无济于事,这是不少采访对象都存在的悲观情绪。廉洁教育能抵御腐败民俗学吗?这部分人普遍存在这样的疑虑。腐败民俗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提出的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笼罩下,“人们很容易认为,任何一个掌握权力的人都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家庭的利益或兹认为应当效忠的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来利用权力”,并且人们对腐败的愤恨“会基本上变成对于有机会通过不光彩手段营私之徒的羡慕”。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如果社会风气如此,对孩子实行廉洁教育,而他发现社会现状却与受到的教育内容反差很大,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怎么能够去要求孩子呢?”在重庆市高新区某高科技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说,“就像大家现在正追捧的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长今的执著、诚实之所以让无数人感动,也正是因为它已经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稀缺的品质。但是大家也都看到了她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付出的代价。现实甚至有时候比剧情更残酷。”

  有人撰文说:“廉洁教育进学校,能够阻挡腐败民俗学对学生的影响吗?我看几乎不可能。腐败民俗学的病灶不在文化层面而在制度机制层面,人们之所以为腐败民俗学所俘虏,乃是因为现实中缺乏有效惩防腐败行为的制度机制。当权力得不到有力的制度约束,腐败者能够轻松地逃避法律的惩罚,人们就会被‘悲观’所笼罩,直到认为腐败这种反社会行为是正常的。”

  还有人担心这会变成又一种形式主义:搞试点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别到检查总结时,学生们开口就是“廉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等等。

  持类似观念的人普遍认为,就像教育要想获得最大功用的途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一样,对进入学校的廉洁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本报重庆9月14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朱丽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