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儿童文学应拒绝“假模假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13:44 中国新闻网

  新学年开始,用心良苦的父母攒足了力气,为孩子们挑选作为精神食粮的“图书”。有关孩子们读书的话题也再次成为许多作家、评论家谈论的热点。

  笔者了解到,尽管目前市面上各种儿童读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但受欢迎的程度差别很大。有的书一经推出就受到小读者们的追捧,有的书虽经大力宣传,却并未能掀起阅读热潮,原因何在?

  “假模假式”是儿童文学的大忌

  现在某大学就读附中的亦晨自称是看书的“杂家”,不管古今中外,家里有什么就看什么。家里有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包括《水浒》《三国》《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著,还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十几种,早在上中学之前她就已经全读完了。当然她也看过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但能入她“法眼”的却不多。“我觉得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很不错,看得让人捧腹。另外,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也很好看,开始我在电台广播里听到连播这本书,就特别喜欢,我妈到处去找才买到。后来我也借给同学们看,大家都挺喜欢。”

  喜欢的理由很简单,“这些书贴近我们的生活,比较真实、自然。”她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那些“假装儿童”的作品,故事的观点、思想、过程等都是“大人”的角度和想法,却又非要“伪装”成孩子的口吻:“太没劲了!我觉得这简直是儿童文学作家的悲哀。”“所以,我们宁愿更喜欢‘少年作家’,因为至少他们不那么‘假模假式’”。

  看来,“假模假式”是儿童文学的大忌。孩子们所需不过是真实、自然,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理。

  儿童读物作者应注意儿童视角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安超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对儿童视角的尊重。出于职业习惯而一直紧密关注儿童阅读需求的她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单纯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儿童读物作者必须摸透儿童的心理、把握孩子的视角,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容易被孩子接纳。反之,如果作为成人高高在上,认为孩子无知、顽劣,这样的作品必然会受到孩子们的排斥”。

  北京康乐里小学一位姓刘的学生想法直白:“最喜欢读既好玩同时又能学到东西的书,比如《少年科学画报》,能生动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插图很多,不枯燥。”此外,他还爱看小说,尤其是科幻小说。对于儿童读物,小刘认为“文字不要太深奥,口吻不要太严肃,最好轻松些”。他说:“如果把我们的历史课本改写成有情节的小说,而不是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那该多好啊。另外,我们的课本需要更多的插图,比如在解释DNA时,加上插图会容易理解得多。”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或许也在暗示通往孩子心灵的途径。安超告诉笔者,孩子们喜欢有趣味性的、轻松的、想像丰富和内容新奇的读物。以少儿读物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文学类图书为例,《哈里波特》《冒险小虎队》《马小跳》等系列都是近年来受到小读者喜爱的作品。因为它们情节奇特,贴近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哈里波特》中掺入了孩子们喜欢的一些奇特神秘元素:如古堡、蛇、魔法等。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很鲜活、很有特点。相反,有的儿童读物在写作上缺乏想像力,人物刻板,视角不贴近孩子的心灵,自然难以得到小读者的认同。

  “孩子的阅读需要引导”

  以童话《乌丢丢的奇遇》和《中国新童谣》两部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百种优秀儿童读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近日就儿童读物的创作和阅读接受笔者的采访。

  金波认为,儿童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多方面的,提供娱乐和消遣仅仅是一个方面,还应该让孩子们从文学中得到其他东西,如了解生活、了解人与人的关系、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此外,还需培养他们对母语的热爱。现在不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需要锻炼语言的艺术。目前不少儿童读物更偏重娱乐性、好奇心和情节性,这类书在市场上占很大比重。我给自己创作定的标准是,不仅要满足读者对情节的好奇,还要在情感上打动人,让人读完后有所震动,有所感悟。

  “我从来都讲,评论一个作品好不好,孩子喜欢只能作为标准之一,孩子喜欢的不代表绝对就好,不喜欢的也不代表绝对不好。如果孩子的阅读完全是自发的,那他可能会‘偏食’。现在的孩子都爱看小说,不愿读散文,可是散文篇幅比较短,语言很讲究,对提高表达能力最有用。阅读是需要引导的,不引导就会自流。‘口袋书’‘灰色童谣’流行,就是一个反证。”金波表示。

  金波提出,近期推荐的“百种优秀儿童读物”活动很有意义,但把书目推荐出来仅是第一步,后面还应该进一步落实。他认为,可以把课堂教学和这些图书的阅读结合起来,老师选择一些内容,帮助指导学生阅读,这样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帮助。此外,家庭气氛的熏陶也很重要。这方面的引导还要靠学校和家长。

  (来源:中国妇女报;作者:万一、刘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