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刻竹子,看着风雅实则艰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14:26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 任湘怡

  嘉定竹刻原先是中国竹刻最大的流派。由于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君子”、“隐逸”的寓意,不少人以赏竹、画竹为乐。而由竹制成的工艺品,也为人们所喜爱。明中期后朱氏祖孙三人开创了刻竹结合绘画的技术;清时封锡禄因竹刻而入选皇宫的造办处,嘉定竹刻名声于是更为响亮。

  如今,竹刻艺人寥寥无几,正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在嘉定,记者找到了一对竹刻艺人夫妻。近距离接触他们之后才知道,在竹子上刻刻画画这种风雅的事,其实并不容易。

  1 竹刻工艺奇特

  从阁楼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碧蓝的天空。蒋玉铭很喜欢这种感觉,仿佛这样离天空近了一些。阁楼是他的工作场所,桌子上几片竹排、十几把刻刀,还有丝丝缕缕的竹屑。

  一个刻字一个刻画

  嘉定人蒋玉铭是个“自由职业者”,他和妻子苏玉蓉做的是同样的事情,把时间用在雕刻竹子上。不同的是,蒋玉铭刻字,苏玉蓉刻画。刻竹子是一件风雅的事情,可是当它和一家人的收入、前途联系在一起时,就变得不那么容易。

  蒋家的客厅里布置着不少竹刻制品,形似弧状的屏风,上面“点缀”了书法、绘画作品,与竹子的质地浑然一体。有些因为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长了,竹的机理呈现出温润的暗红色。

  “留青”浮雕相辉映

  一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蒋玉铭的作品,粗看那些字整齐得像是贴上去的,用手触摸才感觉到刀痕宛然,是抠着竹皮刻了那些字。竹子有一层1~2毫米厚的表皮,人称“竹青”。蒋玉铭借着这层青下功夫,铲去多余的竹青,留下的就是书法。这是“留青技术”。

  苏玉蓉的作品要复杂得多。一幅《自在弥勒》,衣衫飘逸,憨态可掬,用手去摸,高高低低竟有很多层次。原来她是一层一层往竹子深处凿,比如颧骨比嘴唇高,嘴唇比牙齿高,依照了立体的结构,刻出浮雕的效果。

  2 两人因竹结缘

  解放后,即使是嘉定当地人,知晓这门技术的,也不多了。蒋玉铭和苏玉蓉走进这个行业,纯粹因为意外。

  1988年,当时待业在家的苏玉蓉无意中看到一则通知——嘉定博物馆招收竹刻传人。苏玉蓉学过几年绘画,没考上艺术学校,心里正在苦闷。这则通知,要求报考的人有绘画基础,她当初并不知道什么是竹刻,只知道和自己喜欢的绘画进了一步。

  师傅王威无门无派

  师傅叫王威,嘉定人,无门无派,靠自学练出了一套竹刻的技法。在王威之前,嘉定竹刻一度面临失传。

  解放初,嘉定竹刻的传人潘行庸曾创建一个竹刻工艺室,收了七八个徒弟。几年后,潘行庸去世,工艺室关闭,徒弟们纷纷转行,刻起了玉石、象牙。只有一两个徒弟留在嘉定,刻的主要是实用品,如竹筷顶头的小狮子。潘行庸传授的技术完全用不上,竹刻工艺渐渐断层。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威调到当时的嘉定县博物馆。王威的父亲会画画,王家几个兄弟都热爱艺术。王威喜欢竹刻,到处找师傅学习,再利用自己在博物馆工作,借出馆藏的历代竹刻精品,比着竹面上的纹路,研究刀法、技法。靠着自学,王威接上了竹刻技术的脉络,成为嘉定竹刻唯一的“传人”。

  苏是唯一的女弟子

  王威收徒,打算把竹刻的技术传下去。在十多个报考者中选了3名徒弟,苏玉蓉是唯一的女弟子。

  1990年,当时的嘉定县教育局组织一些教师学习竹刻,请王威师徒来讲课。学习班每次上半天课,一共上6次。原意是让老师们能了解这门当地艺术,在授课时能有感性认识。“毕业作品”中的一件,让大家眼睛一亮。“我当时交了‘紫气东来’的刻字”。蒋玉铭原是小学语文教师,他刻这4个字,寓意是“自己也将加入这个领域”。

  蒋曾痴迷书法篆刻

  蒋玉铭戴着眼镜,不善与人交际,说到兴起时会自顾笑出声来。这个带着“书呆子”气的人,早在学生时代,就让老师忧心忡忡。当时,蒋玉铭疯狂地痴迷书法、篆刻,有一次老师把蒋父叫到学校,说这个孩子这样下去要毕不了业。

  蒋玉铭参加竹刻后突然发现,这个在竹子上刻刻写写的事情,对自己很有吸引力。“我当时觉得,这个事情有趣。虽然用刀简单,可是有很多细节要推敲。”

  他一有空就跑博物馆,请教竹刻的技术。王威很欣赏这个对竹刻痴迷的小伙子,鼓励女徒弟嫁给蒋玉铭。

  苏玉蓉和蒋玉铭因竹结缘,之后彼此一路搀扶。而这个时候,王威自己却发生了变化。

  3 竹刻最费时间

  蒋玉铭拿起一把刻刀,慢慢地操作起来。刀刃仅几毫米,形如楔子。竹版上,蒋玉铭已经用墨写好了2厘米大小的字。

  竹刻不能用放大镜

  他写的行书,笔意流畅有力。“第一步‘开线’,就是沿着毛笔字刻出一条轮廓线。”“开线”是竹刻的基础,刻刀稍微一偏,破坏笔意,就再也无法修补了。

  蒋玉铭头低得几乎碰到桌面,为的是看清字形。“竹刻是个细致活,可不能用放大镜,那就破坏了感觉。”蒋玉铭憨笑着解释。

  为一个“芥”字“开线”,光是一个草头,就花了十几分钟,换好几把刀。中文方块字笔架结构太复杂,只能用大小不同的刀慢慢磨。“开线”之后是“铲底”,铲去多余的竹青,只留下字;最后还需要美化“刮平”。

  “一天只能刻三四个字。中国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是这样,耗的是时间。”蒋玉铭说。

  苏玉蓉坐到另一张桌子前,开始刻一幅荷花。刻花比刻字复杂,用的刀具也更多。有圆头的、扁头弧形似铲子的,大大小小超过20把。一幅30厘米×10厘米的作品,刻一二个月,售价也只有二三千元。

  师傅王威投身商海

  而早在15年前,师傅王威就认为竹刻“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这个曾酷爱竹刻的人,决定投身到能赚大钱的商海中。

  “1990年,去找师傅王威,他已经常常不在博物馆;第二年,干脆连人影也见不到了。”蒋玉铭说。

  苏玉蓉当时20出头,每天只知道刻竹,其他都不懂。终于连她也发现,师傅实在阔气。偶尔回办公室,王威拿出砖头般的大哥大“砸”在桌上。上海城里还是满大街自行车时,王威已经买了一台进口的摩托车。

  王威做过很多生意,这个竹刻传承人,终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徒弟们也失去了他的联系方法。

  为了刻竹开照相馆

  而苏玉蓉自己,也开始面临选择。“博物馆让我们自己推销竹刻制品,打开市场。”苏玉蓉心思单纯,完全不知道如何“走向市场”。

  蒋玉铭想了个点子:他会拍照,和妻子合开一家照相馆,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我是为了刻竹而开照相馆的。每天上午应付照相馆的生意,下午和晚上刻竹子。”蒋玉铭说。

  从拿“国家饭碗”的教师到开照相馆,这个决定在蒋家引起的风波不小。蒋父后来理解儿子,开照相馆是为了刻竹,于是同意了。

  “他的心非常静。照相馆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人,他硬是把竹刻坚持下来。”苏玉蓉自己,因为花了太多心思和时间在生意和家务上,开照相馆的八九年间,几乎荒废了技术。

  2003年,蒋玉铭参加“第5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得了金奖。他鼓励妻子也参加,他说:“开照相馆只是为了赚钱,不能放弃竹刻。”2003年,他们转让了照相馆生意,回家开始一心刻竹。

  4 夫妻坚持到底

  夫妻俩的工作室外堆了上百片竹排,竹子是他们自己去山里找来的。

  竹刻靠的就是外皮

  “我们一直跑到会稽山最南端找到的。”蒋玉铭说,竹刻靠的是外皮,2年生的竹子大小刚好,太老容易裂,而且表面也不平整。竹子砍成几段后,在当地的大锅里煮10分钟,然后趁热把表面的竹油用力擦掉。

  竹油分泌得很快,如果动作不快的话,竹子就不能刻了。蒋玉铭拿来一块竹排,竹节之间有点发黑,他说这就是没擦干净的竹油。

  竹刻工具专门定制

  “如果没有蒋玉铭,我想一定坚持不下去的。”苏玉蓉说,她一个人不可能到深山里去找竹子。曾经有人打算外地定购,山民从水路运来了竹子,可是一路浸水摩擦,竹子表皮已经划坏。

  除了材料外,目前市场上买不到竹刻的工具。蒋家有磨刀石,蒋玉铭自己打磨刀刃。苏玉蓉那把形似铲子的刻刀,还是师傅找铁匠打好传给她的。今年夏天嘉定镇街道开办“竹刻艺术少年培训班”,每人3把刻刀,蒋玉铭找到一家街道小厂专门定制。

  仅几个人还在坚持

  古时兴盛的嘉定竹刻,如今整个嘉定只有几个人还在坚持。

  “2003年得那个金奖,对我们意义很大。”苏玉蓉说,一方面,夫妻俩明白,坚持竹刻没有白费;另一方面,蒋玉铭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刻出来的东西有人买。

  二师兄张传忠原打算“以售养刻”,可是每天忙于生意,完全没时间刻,只好买来外地的竹刻经销。大师兄王乐平只会刻竹,不懂生意,每个月渐渐入不敷出,妻子与他离婚,一度产生精神障碍。

  不知竹刻会否失传

  蒋玉铭和苏玉蓉虽然在刻,可是没有传徒弟,耐得住寂寞的人毕竟太少。他们说不知道竹刻艺术今后会不会断层。

  前些日子,嘉定博物馆在法华塔下布置竹刻展览。蒋玉铭和苏玉蓉也过去看。

  “古时多深雕、透雕,现在越刻越浅,没有那个时间啊。”蒋玉铭解释。

  展品中也有一幅自在弥勒,蒋玉铭觉得妻子的作品刻得好:“你那个嘴角的弧线更圆润、更自在。”苏玉蓉腼腆地笑。

  2年前结束照相馆生意,苏玉蓉握起已经生疏的刻刀时,有好几件作品,做了一半就停了下来。那一年,家里的经济几乎无法维持。如今,她刻荷花,留青和浮雕结合;刻弥勒,浅浮雕、重神态。苏玉蓉觉得,找到了感觉。

  蒋玉铭每刻一个字都要花好长时间 王杰 摄

  夫妻俩这辈子都离不开竹刻了 高尔强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