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母亲,请不要体罚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0:28 新京报

  

母亲,请不要体罚我

  《母亲,请不要体罚我》 长谷川博一著 草思社 2005年8月版 定价:1365日元

  

母亲,请不要体罚我

  长谷川博一

  1959年生于爱知县,现为东海女子大学人际关系系心理学科教授。专业领域为心理疗法,主要从事虐待、青少年问题、犯罪心理、人格障碍等犯罪心理学研究。撰有《孩子们———嘶哑的声音》、《女儿对母亲的挑战》、《插秧———为了家庭的幸福》等多部相关著作。《母亲,请不要体罚我》是其出版的最新著作。

  □明珠

  近年来,日本少年犯罪现象越发突出,翻看报纸杂志,欺侮、不登校、虐待等一系列“少年问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相关论著层出不穷,电媒更于每天黄金时间播放“专家讲坛”,教导大人们如何“对付”子女。很遗憾,空洞的说教于事无补,孩子们依旧热衷暴力乐此不疲,大人们也只能干瞪眼。

  长谷川博一1959年生于爱知县,现为东海女子大学人际关系系心理学科教授。专业领域为心理疗法,主要从事虐待、青少年问题、犯罪心理、人格障碍等犯罪心理学研究。撰有《孩子们———嘶哑的声音》、《女儿对母亲的挑战》、《插秧———为了家庭的幸福》等多部相关著作。《母亲,请不要体罚我》是其新近出版的最新著作,长谷川博一在本书中声称已找到“少年问题”的根本源头———家庭暴力。

  从父母的立场观察虐待问题绝对谈不上有趣,长谷川博一戏称新书极具“杀伤力”,甚至可能“切断连接父母和子女的亲情枷锁”。本书副题名“母亲不等于教师”,开篇更以“打动普天下所有母亲心扉”的耸人听闻式的标题哗众取宠,未读正文之前,读者已然印象深刻。

  和通常教导父母“理想培育子女”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教子手册书”完全不同,本书通篇没有丝毫说教成分在内:“我的专业是咨询,面试时通过促谈改变咨询者的心思是我的本职工作。但多年经验表明:道理明白和甘心照作之间没有任何必然关系”,长谷川博一如是说道。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国际化时代,企业热衷“进军海外”纷纷将工厂设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各国家,以求降低生产资本。如此一来,不管职员情愿与否,都必须服从分配前往海外工作。随着“单身赴任”成为流行词汇,并持续发扬光大至今的同时,日本国内单亲家庭“遍地开花”现象亦成无奈现实。有媒体甚至讥讽:“‘父亲不在’(日本人创造的新名词)这一独特风景,是日本家庭共有的光荣特征“。

  “看不见父亲身影的家庭可悲、得不到父亲慈爱的孩子可怜”。这是一代文豪森鸥外在致女儿信中有感而发。“父亲不在”的家庭问题重重,其中尤以子女教育最为严重。“父亲不在”,母亲别无选择,只得独自承担教育义务。筹划生活之余,“被迫”扮演本应属于父亲的角色总不是什么开心事。

  有人类学者称日本人十有八九属于“极端分子”,且不论此话是否有以偏概全的嫌疑,起码用在母亲教育子女方面,可谓千真万确。从来,日本家教不外两种方式———或严加管教,信仰棍棒出孝子;或放任纵容,任其随波逐流。

  棍棒教育按传统“程序”主要可分为打屁股、敲脑袋、针灸三种方式,本文既无闲暇亦无必要寻根溯本,考证由来出处。在此只试问一句:一个长期在如此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谁能指望他不对暴力情有独衷?每当遇到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暴力方式“痛快”处理是其惟一的选择。

  放任教育看似“无伤大雅”,且符合西洋民主精神,实则隐患堪忧。不要指望习惯“我独横行”的孩子尊重、体谅他人,更勿论沟通。这样的孩子甚至不知痛苦为何物,与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纯属对牛弹琴。在他眼中,世间万物皆系“乌有”,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长谷川新书只涉及棍棒教育,本文亦只得“跟风”,人云亦云,且看他有何高论:

  “早婚现象越发严重,年轻妈妈们自身的素养实在令人堪忧;更糟糕的是爸爸又因工作关系派遣海外。现在的孩子们之所以缺乏忍耐力及坚持,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母亲也同样缺乏。许多人认为所谓‘好孩子’,就是听妈妈话的孩子。妈妈真的永远正确吗?一旦母子间对问题产生分歧,‘父亲不在’的家庭又有谁有资格充当裁判?”

  “面对淘气的孩子,母亲用体罚教育诚然效果立竿见影,但后遗症也十分严重。久而久之,孩子潜意识中会习惯成自然埋下一道‘方程式’———暴力=真理。有力就有理,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欺软怕硬在所不惜,对待弱小毫不留情,这正是如今日本中小学校暴力事件泛滥的根本原因1

  “母亲爱子女是天性使然,没有条件,没有功利心。从这个角度而言,家庭是孩子惟一的‘天然避风良港’。如果把家庭比作孩子的天堂,那么母亲在此中扮演的角色绝对是天使而非魔鬼。孩子犯了错误,身为母亲的你只有指引的义务,而无惩罚的权利”。

  “或许,年轻妈妈们小时候受的也是棍棒教育,但这并不能作为你对子女施暴的理由。时代不断反展,社会日益进步,日本正在逐渐走向文明,对新一代的教育问题越发重要。理智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爱心不分国界,何况自己的儿女?你有责任给予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前提是杜绝体罚”。

  梁启超云“女子性情温柔,类似儿童”,因此“最适从事教育”。此话固然不假,但问题在于教育方式繁多,现今仍活跃世界者如“填鸭”、“放鸭”、“阉鸭”种种皆系顽疾。可惜梁先生语焉不详,又仙去太早,未能指明女子究竟适合从事哪种教育,实为千古大憾。话说回来,教育者,教导抚育是也,和体罚何关?

  长谷川认为“父亲不在”的社会现状,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母亲因此得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该逻辑混蛋透顶,但反驳亦实在不易。现实已然如此,多说无益,“谁主浮沉”并不重要,但请记得善待孩子。

  最后忽发奇想,大胆假设耸人听闻题目一个:如果有一天,日本“不幸”变成“母亲不在”的社会,教育孩子统由父亲负责,以日本男人举世闻名、根深蒂固的种种劣根恶习看来,后果岂不更加不堪设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