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迪斯尼在香港水土难服 如何“入乡随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7:16 新华网

  香港迪斯尼乐园要想从中国旅游新贵的腰包里大捞一笔,还需要做很多功课

  据国际权威调查公司AC尼尔森的最新调查显示,香港迪斯尼乐园将成为中国旅游新贵的新宠。9月12日开幕的迪斯尼乐园是否已经做好迎接“上帝”的准备了呢?它将在中国面临怎样的考验呢?

  人满为患

  为了解中国游客对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的认知程度,以及去该乐园旅游的意愿,AC尼尔森对中国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超过1500名居民进行了电话调查。

  调查显示,高收入受访者对于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的了解程度、以及游玩的意愿,明显高出其他收入群体。家庭月收入达到或超过5000元的受访者当中接近90%的人表示,听说过迪斯尼即将在香港落成,超过40%的人有游玩的打算。家庭月收入在2500~5000元之间的受访者当中的知晓程度和游园意愿的比例分别为74%和25%。超过半数的家庭月收入在2500以下的受访者表示,知道迪斯尼即将开幕,约20%的人表示有兴趣赴迪斯尼旅游。

  “迪斯尼主题乐园为香港增添了趣味和刺激的成分,将为赴港旅游者增添一道新的风景线。由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近期看到大陆居民赴港旅游的新浪潮。”AC尼尔森中国区董事长GlenMurphy说。英国《金融时报》将“人满为患”列为迪斯尼在中国将面临的挑战之一,但迪斯尼公司消费产品部董事长安迪·穆尼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认为长队不一定是坏事,“当迪斯尼品牌在某地初创之时,让顾客迷上6个、7个、8个、9个小时,甚至有时一次待几天。从创立品牌的角度看,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但游客未必买这个帐,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一位香港游客已经向有关部门投诉迪斯尼,该游客在试玩期间进场后发觉人数众多,大排长龙,加上连场骤雨,令该游客一家人狼狈不堪。机动游戏因排队人数过多,导致无法游玩。另外,该游客还投诉若在人多拥挤时发生火警、骚乱,游客恐怕无法及时离开。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在谈到自己在现场感受时说,因为(乐园)面积确是太小,当所有进场游客在同一时间逗留在园内时,就很容易出现混乱,排队轮候成为“指定动作”,甚至争厕所、在路边吃饭等。

  如此“效率”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还可以通过扩建场地和增加旅游项目及设施来加以解决,那么下一个问题就需要迪斯尼主办方和游客之间更多的细致磨合了。

  “各位游客请注意,‘星梦奇缘’烟花汇演将于5分钟之后开始。”

  “嘘……”

  在香港迪斯尼乐园一个总彩排日的晚上,近万名获邀进场的游客,在听到广播知道烟花汇演要延迟开始时,许多人立即起哄鼓噪。一名身处人群中、来自广东的学者就笑说:“这就是香港人了,个性急躁,不愿等待。”

  因为知道港人要求“效率”,要以最短时间尽兴,所以迪斯尼管理层在设计上各游乐设施距离都很近,玩完一个,可以很快就到另一个。早上进场的人,若一切顺利,可以在下午游毕全程,而稍迟进场的人就可接力。

  问题是,园方在总彩排时才发现,港人还有另一个特性:就是“怕蚀底”(怕亏本),早到的人玩完一次后,要再玩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于是,到了晚上,仍有超过九成的进场者留在园内,导致场地拥挤。

  中国人的消费模式令精明的美国商人琢磨不透的地方还很多:

  迪斯尼告诉《联合早报》,他们万万料不到港人的消费模式与外国人大大不同:“起码洋人不会想到先派人‘霸位’,又不会吃完饭伏在椅上睡觉,外国一定看不到这些情况!”

  开园当天,据美联社报道,一些中国游客在餐厅和其他一些非吸烟区吸烟、一位游客甚至让自己的孩子在草地小便。

  放下身段

  在文化批评者眼中,迪斯尼乐园被视为美式文化向全球扩张的分支机构。为了迎合自己的“上帝”,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这个“主题公园巨无霸”有时也主动放下身段、入乡随俗,在香港迪斯尼乐园的许多设计中,不难感受到其细致用心。

  比如在迪斯尼餐厅的食物中,特别用中国游客熟悉的“李锦记”做调料。据港媒报道,李锦记为迪斯尼研制了大西北鸭酱、江南鸭酱、迪斯尼鸡翼腌酱及叉烧汉堡包馅料腌酱等四款全新酱汁,炮制了“叉烧汉堡包”“大同烧鸭”和“五香烧鸭”。迪斯尼的厨师介绍,迪斯尼在开业两年多前就到内地城市调查,研究中国人喜欢的口味。

  又如英国《卫报》注意到,在乐园设计中,迪斯尼还听取了风水先生的意见。比如开张日选在中国阴历的黄道吉日、因为中国人听起来不吉利所以旅馆取消了四层、其中某片游乐场地大小也刚好是888平方米。

  香港《亚洲时报》认为,迪斯尼乐园要成功落户中华大地,最重要的还是有关公司表现出诚心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态度。(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林若望)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