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医院开“处方”猛药能否治顽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2:4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为医院开“处方”猛药能否治顽疾(图)
“看病难”猛药之一

  滥开抗生素脱下白大褂

  调查篇

  看病花销抗生素是“大头儿”

  刘小军(化名)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室里,不停地咳嗽着,他说咳嗽时伴有胸闷,痰中带血丝。副主任医师陈卓昌诊断后说,刘正处于慢阻肺急性感染期,治疗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抗生素疗法”。

  规范的治疗方案如下:首先要做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即可选择抗生素治疗,一般经过3天治疗,症状会减轻,但仍需维持治疗5~7天,其间还需进行一两次痰培养。

  整个治疗过程,一次痰培养要130元,3次共计390元;以每天选用2支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计算,算上输液费用一天需要100元左右,10天共计1000元。抗生素占到整个治疗费用70%还多。

  “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单纯肺炎……”陈卓昌一口气说出十几种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患上这些病,抗生素将毫无疑问成为治疗费用的“大头儿”。

  在综合性医院,除了呼吸内科,消耗抗生素的大户还有血液科以及所有外科,泌尿科、男性病科等也榜上有名。呼吸内科使用品种少但用量大,血液科用量少但品种多,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外科则多在预防感染的情况下使用。

  不合理用药医生受处分

  从今以后,这些大户开抗生素时可要掂量再三,因为一旦涉嫌不合理用药,有可能下岗。

  省卫生厅已建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评价公示和处罚制度。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医院每半年要对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按照使用抗菌药物的金额进行排序,对各科室排在前3名的医生进行综合评价。一旦发现有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医生就要接受警示谈话。对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比例排在前10名的医生在医院内部通报。不合理用药比例大于70%的,吊销医生的医师执业证书。

  滥用抗生素人类将无药可用

  政策出台的背后,抗生素滥用已成痼疾。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希涛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由他和几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代表卫生厅检查了我省15个市级医院的抗生素滥用情况,结果发现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竟然高达70%,抗生素占到不合理用药的八成以上。

  年逾八十岁的全国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曾怒斥抗生素滥用带来的恶果:解放初期,成人24小时的青霉素使用量仅为5万单位,而现在必须使用500万~1000万单位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抗生素的研发周期为10~15年,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周期仅为5~6年,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治,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探析篇

  记者采访了3名岗位不同的医务人员,他们均对卫生厅出台新文件制约抗生素表示赞同,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医院负责人:数字游戏不好玩

  这样的数字游戏不好玩!有些科室只有3名医生,甚至男科门诊仅2名医生,难道都要进行“综合评价”吗?

  更重要的是,医生的治疗水平、服务态度不同,这都决定着接诊量。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接诊病人自然就多,开的处方也多,抗生素总金额排在前3名的几率也会更大,但并不一定存在滥开抗生素问题。如果仅仅因为总金额高,就把好医生拉出来“评价”,会有很多人受不了。相反,那些接诊病人不多却滥开抗生素的医生有可能躲过“上榜”劫难。

  建议从抗生素总金额和接诊病人量两方面考虑,取所开抗生素金额的平均值,这样更科学。

  科室主任:狐狸尾巴要露出来

  不守规矩的医生整天想着开高价药、多开药,即使接诊病人较少,抗生素总金额依然会很高。如果卫生厅能够认真执行文件,让狐狸尾巴露出来并非难事。

  医生:绷紧合理用药这根弦

  以前,抗生素使用不是没有规定可循,“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联合”就是规范,但对于感染较重的病人,则主张使用高级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后再考虑其他用药方式。

  不可能幻想通过一纸文件解决抗生素所有问题。出台文件的最终目的是让医生随时绷紧合理用药这根弦,让他们清楚乱开抗生素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有丢饭碗的危险。

  建议篇

  多找个医生免受大处方之苦

  规范抗生素使用任重道远,看病时如何避开抗生素大处方,患者就要多个心眼了。某省级医院一名科室主任说,最好的办法是看一个病找两个医生,虽然增加了几元钱挂号费,但可以明显看出医生是否在开大处方。

  “看病难”猛药之二

  设立用药咨询窗口药师医师一同查房

  卫生厅规定,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要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窗口或服务台。医院要选派药学人员,到抗菌药物应用较多的科室,随同医师一同查房,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用药咨询窗口多家医院找不到

  一个多月前,本报《生命周刊》做了一次关于医院药房的问卷调查,通过120份问卷结果分析,有67.5%的被调查者认为药学服务是医院的弱项,建议设立用药咨询台,甚至有人提出设立单独的用药咨询门诊。

  长期以来,我国医生扮演着双重角色,即医师和药师。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医师明显感觉到指导用药时力不从心。一名主任医师说,医师在向病人交代如何用药时,所用知识大多来源于上学时期,而现在每年都会有几百种新药出现,老药又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用法、用量、用途都发生着悄然变化。大多数医生只知道药的作用是什么,但对不良反应却是“半瓶水”。设立独立的用药咨询窗口很有必要。

  然而,这场应该下的“及时雨”,大多数医院却没动静。河南省胸科医院是记者调查到的唯一设立用药咨询窗口的医院,但用药咨询窗口却和取药窗口同处一室。

  药师协助查房时机还不成熟

  9月13日早上7时30分,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希涛开始查房,与他一起查房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呼吸内科的医生。

  一位药学教授说,我省还没有真正的临床药师。因为药师不能给医师提供太多的有效信息,导致很多医师不重视药师。医师重医轻药,药师重药轻医,医、药结合出现问题。

  在美国,药师会和医师一起查房,共同制定病人的用药计划。美国还规定,如果医师准备为病人使用3天以上的抗生素,必须得到药师批准。而我国医院药房中的药师构成却很复杂,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员,即使有少量药学毕业生,也因长期躲在药房,远离患者而缺少临床知识。

  非典过后,河南省人民医院曾经实施药师和医师共同查房规定,1年后却不了了之。某科室主任说,一起查房的前两个月,医师感觉药师帮助很大,但一个科室就那几种常用药,医师很快也掌握了要领。

  河南中医学院执业药师培训中心李根林教授一直为设立临床药学专业而奔走呼号,他说,解决群众用药问题,必须从教育抓起。

  “看病难”猛药之三

  诊室“一对一”提供“特种服务”

  所谓“特种服务”,其实就是为患者创造便利的就医环境:尊重患者隐私,实行保护性医疗;一名医师一次接诊一位患者,候诊患者在诊室外等候;门诊病理标本由医院工作人员负责送检,化验报告单做到专人管理登记、发放,不得放在窗口外让患者自取等。

  ”一对一”诊室人流量很大

  9月13日下午,记者在某省级医院看到,虽然各诊室的玻璃采用了特殊处理,向里看一片模糊,诊室门上也都写着“为了病人隐私,采取一对一诊疗服务”等字样,但诊室内依旧人满为患。

  该医院骨一门诊有5个病人,骨二门诊8个病人,风湿肾病科一个仅10余平方米的小诊室,除医生外,居然有14个人。记者还发现,虽然有“一对一”的提示,但有的诊室挂了两块牌子,诊断桌旁坐了2名医生,怎么能做到“一对一”,又何谈保护隐私呢?

  郑州市其他一些医院的诊室大多如此,有的甚至连“一对一”提示都没有。

  特种服务参差不齐

  各医院特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例如郑大一附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都设有患者免费接送车,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开展了市内免费送药等服务,而有的医院也想方设法方便病人,设立了供应开水处,却没有杯子,想喝水还要拿1角钱在分诊处购买。

  某医院门诊大厅里摆了3张桌子,上面摆着“导医咨询”、“健康咨询”、“预检分诊”、“值班主任”等4块“便民”牌子,但牌子后面只坐了一名工作人员,有应付之嫌。

  除了让患者不太舒服的“服务”,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某医院曾向索要“专家简介”的患者收取1元钱,现在已改为免费赠阅。某省级医院泌尿外科曾让病人在厕所里取精,现在也单独辟出一间房子供患者使用,而且还将“取精室”的标牌用阿拉伯数字代替。

  结束采访时,记者在某医院看到了意见本,上面记录着患者的声音:“就诊环境太差”、“厕所条件太差”、“就诊指示牌不清楚”……看来,让患者满意,医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蔡建华文刘梦涛图

  责任编辑:任远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