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洲携手保护地球天然屏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5:31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005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活动在深举行

  五洲携手保护地球天然屏障

  深圳、吉林获第三届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

  【本报讯】(记者王慧琼滑翔)五洲携手保护地球天然屏障,四海同心再写女娲补天传奇。昨天上午,300多名中外嘉宾怀着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齐聚五洲宾馆,共同纪念9月16日第11个国际臭氧日。深圳、吉林等11个省市政府与会代表拿起笔,庄重签下名字发出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倡议。

  由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活动,主题是“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纪念会上,联合国驻华协调代表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纪念“保护臭氧日”的致辞。安南在致辞中说,二十年前,各国政府签署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该公约的签署启动了一个全球合作进程,这个进程在解决全世界人类及环境健康面临的一项重大威胁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这个《公约》及其《蒙特利尔议定书》体现了联合国在调动和协调多边行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的价值,只有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们才有希望面对世界目前面临的众多挑战。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永久消除了生产量超过150万吨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品生产。对此,他向签署议定书所有189个缔约国表示祝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也不意味着臭氧层损耗造成的后果已完全消除。发展中国家在履行其许多义务的道路上才走到一半,在发达国家,一些化学品仍需逐步淘汰。因此,将今年国际日的主题定为“善待臭氧、安享阳光”。如果所有世界公民都能按照这些简单明了的话去做,我们就可以保护公众健康,早日恢复臭氧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积极履行承诺,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离实现《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主要ODS淘汰到零的阶段性目标和所有ODS淘汰到零的最终目标,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承诺要在2007年7月1日前淘汰除必要用途之外的氟里昂(CFC)和哈龙生产和消费,实现加速淘汰计划的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十分必要。今年初,深圳市政府主动提出提前淘汰CFC和哈龙、创建无氟城市的设想和计划,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研究,决定共同合作推动深圳市开展此项工作,并向其他省市推广。全国11个省市的政府代表聚集深圳,宣布他们自愿的提前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行动,并向全国发出加速淘汰的倡议,让我们备受鼓舞,他们的行动必将对我国的履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致辞中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等荣誉。但是,深圳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处较低层次,发展的资源、环境、生态成本比较高,水、电、土地等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治理效果不明显。目前,深圳提出以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目标,努力把深圳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这一过程中,深圳愿意与兄弟省市一道,进一步促进提前淘汰氯氟烃和哈龙物质的有关工作,并希望国家环保总局等上级部门和相关国际机构,对深圳给予支持和指导。

  深圳、吉林、山东、海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苏州、南通、镇江、廊坊等11个省市代表签名发出倡议,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率先在2006年7月1日前淘汰氟里昂和哈龙,同时呼吁消费者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保护臭氧层。

  纪念会上,国家环保总局还向第三届保护臭氧层贡献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获特别金奖,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员4个单位和个人获金奖。

  联合国多边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PaulKrajnik、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德国环境部等单位的代表及我国相关部委的代表也发言。

  此次活动为期两天。会议期间,代表们将举行创建臭氧层友好省市国际研讨会、农业甲基溴替代技术国际研讨会、保护臭氧层立法国际研讨会、含氢氯氟烃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更多报道见A6

  图:各国与会代表现场观摩臭氧层破坏物质对植物的损害。本报记者丁庆林摄

  作者:记者王慧琼滑翔 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