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品峥:争论比结论更有意义(“南京皇城根”提法争鸣系列之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07:42 人民网-江南时报

  9月12日,本报编发了南京市民程程的来信《南京皇城根,愿你更亮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场关于“南京皇城根”提法的大讨论,有市民,有学者,有专家,有学子,纷纷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日前,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历史学者秦浩向本报记者推荐了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韩品峥研究馆员,认为他的看法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记者迅速与韩品峥取得联系。

  当记者把讨论的情形向韩先生介绍后,电话中传来爽朗的笑声:“你们这个话题很有趣,蛮有意义的。”

  曾做过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的韩品峥谈起南京的历史如数家珍,他说,南京皇城根的提法以前没有,现在提不一定适用。“虽然南京和北京一样都做过皇都,但保留下来的东西却不一样。北京遭破坏较轻,历史古都有一定基础,提皇城根无可争议。而南京几经战火,破坏得较严重,明时的皇城毁坏也早,现在范围能说出来的,只剩下几个城门了,因此提南京皇城根有些勉强。”“关键是提法的现实意义。”他补充说。

  韩品峥生于1936年,是知名的文史专家,他说和前几天参加过讨论的季士家先生曾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市民程程提南京皇城根的目的应该在唤起市民的古都意识,建议政府加强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的保护,而不定非要强调皇城根这种提法”。结合皇城根的名字起源,这位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回忆说,北京皇城根的说法应该是清代留下来的。当时那里是八旗子弟的居住之地,后来在大众中叫开以后就保留下来了。

  “讨论不见得要有什么结论,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争鸣唤起人们对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保护古都。争鸣的过程本身对激发南京市民的古都意识,促进他们认识、感受南京的文化底蕴是大有裨益。”韩品峥老人坦言对此次争鸣的看法。

  电话中时而传来的笑声让记者感到他是一位充满阳光的老人,最后,他清了清嗓子,深情地说:“不一定一致同意‘南京皇城根’这个说法。也不一定要这么做,但讨论都是有意义的。”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17日 第二版)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高明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