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向人人自主的公民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0:10 新京报

  ———纪念《新青年》创刊90周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具有公民精神者在国民中的比例,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建构水准。这要求越来越多的国人具有公民身份之自觉,以主权在我的积极态度参与公民社会的伟大建构。

  在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渐呈崛起之势的中国不能不筹划走向更高处的道路。这并非仅仅由于中国在求变图强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更是因为改革开放的逻辑本身要求我们这样做。对于中国深化改革的具体操作路径,各界人士争论正酣,不同立场的博弈造就出复杂而富有张力的语境。

  正是在这种热烈的讨论声中,《新青年》(创刊初期名为《青年月刊》)创刊90年的日子到来了。这份诞生于1915年9月15日的刊物,曾数度停刊,社址也不得不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游移,其创办者陈独秀的命运更是曲折多变。我们由它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的某些理路。在回到90年前的文化语境中时,我们会发现当时的知识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早有比较完整的设计。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之路,至少部分地由这些原初设计所引发和推动,重温90年前的思路有助于我们为当下的改革寻找更多启示。

  虽然陈独秀在1918年前是《新青年》的惟一编辑人,但《新青年》所倡导的精神早已在当时就已经影响深广,现在更是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不仅以慷慨激昂的言辞批判了旧文化,而且以清晰的思路,设计出人人做主的开放社会图景。在他提出的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六项主张中,至少有四项实质性地涉及了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具体道路。其中,对个体主权的论述,尤其有助于我们筹划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

  “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对於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欧洲公民社会之建构,的确与人们从君权、教权、男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进程同步。公民者,有某国国籍而根据法律享有权利之个体也。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建构公民社会的意义,也在于实现这种平等精神。以《新青年》所倡导的个体主权思想来反观当下中国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三农困境、贫富分化、官员腐败等诸多病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的路走错了,而是说明中国迄今为止的改革开放,尚未完全落实为对公民社会的建构。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认识到以民为本就是以公民为本,是将公民主权原则彻底贯彻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凡吾国之公民,不论男女、贫富、民族、籍贯、职业,皆国家的主人,在基本的权利、义务、人格上均应处于平等之位。即便现阶段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也须以建构人人自主的公民社会为根本方向。只有这样,今日的中国才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和“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我们才能将改革开放的民族大业进行到底。

  在走向公民社会的途中,国人应以公民的身份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中国社会的伟大转型。对于这一点,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中也有论及:

  “我有手足,自讨温饱;我有口舌,自限好恶;我有心思,自崇自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认为独立自主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惟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出于对90年前社会局势的憎恨,陈独秀先生在说这番话时用词激愤,但他所说出的道理,却颇符合公民社会的法则。公民社会以公民为本位,其建立有赖于全体公民主动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如果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关怀底层人民体现的是过时的贵族意识,那么,被动地等待拯救则属于陈独秀所说的“奴隶的道德”。惟有以平等之心、独立意志、主权者身份参与社会之改良者,才具有真正的公民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具有公民精神者在国民中的比例,依赖于公民社会的建构水准。这要求越来越多的国人具有公民身份之自觉,以主权在我的积极态度参与公民社会的伟大建构。在人民成为真实的公民共同体时,它将成为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

  《新青年》出于力量单薄的知识分子之手,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仅有陈独秀一个编辑,但却因为倡导独立自主的人格而激发了众多作家的激情,引导他们创造出了新文化运动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这个范例本身就证明了个体主权的力量和建构公民社会的合法性。今天,我们在回顾新文化运动之时提倡独立的公民人格,便是在继陈独秀等先行者未竟之事业,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福祉着想。在我们如此行动时,《新青年》的精神越过90年的漫漫光阴,成为我们活的灵魂资源。

  作者: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