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废弃的水库在诉说……(唠唠农家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5:52 人民网-人民日报

  郑有义

  上世纪70年代初,农村老家的屋子不远处有一小型水库,虽仅有十几亩水面,却挡着上游突发的“牡牛水”,调解着库下几十顷稻田和旱田。夏日,也是芳草萋萋,鱼肥水美的,营造了一方小气候。后来,听说包给个人,承包人开始“卖水”挣钱了。再后来,听说有一年发水把大坝冲垮了,承包人修不起,不修了。及至去年回家却看到,水库已干涸,原水

库的库底变成了一片乱稗草中摇曳着几池子孤零零的水稻,库下的十几顷水田已经变成旱田,由于地不保水,发水时,庄稼被冲得东倒西歪,水过三天却又旱得点火就着,到秋打几粒算几粒了。

  实际上,类似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破败,农田基本建设的匮乏,在农村时常可以感受得到。在早些年有农业基础设施的地方,颓败的塘坝、废弃的机井、残破的沟渠,不时可见;由于生产方式的粗放,单纯使用化肥和大量滥施化肥,造成有机质匮乏,土壤生物活性和保肥、保水能力降低,土壤可塑性、缓冲性、抗逆性减弱,土壤严重退化。一些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

  近年来,我国一些产粮区的总产量、单产和人均占有量连续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不稳定,其主要原因除了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外,同样在于农业的积累不足,农业基础设施陈旧,导致抗灾能力减弱。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7.12%,而有限的投资,又主要用于大的江河治理和大的农业设施项目,小型农业设施建设则主要靠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劳,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等实际处于停滞状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生产力的稳定发展,只有高度重视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积累,不断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中型水库的建设和疏浚,农业防护林的建设,林网改造,水利防灾减灾建设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这些大中型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厚农业宏观积累,提高农业生产抵抗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同时,要从农村取消义务工和积累工制度的实际出发,积极动员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自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开展小流域治理、河渠整治、雨水集蓄、改水改厕和秸秆气化等各种小型设施建设,并给予适当补助,只要引导得法,组织得当,措施得力,农民是有积极性的;要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做到建设、管理、使用、保护一体化、效益最大化。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8日 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