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情牵山里孩子月饼梦之十三 孔明灯放飞孩子的心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7:43 新桂网
情牵山里孩子月饼梦之十三孔明灯放飞孩子的心愿(组图)
孔明灯放飞孩子的心愿。

  新桂网-南国早报记者蒙晓喻 李春生 文/图

  9月15日上午,南国早报“情牵山里孩子月饼梦”最后一路人马,于8时出发奔赴昭平灾区。南宁市自来水公司为支持本次活动而派出的一辆12座金杯面包车,被“爱心月饼”塞得满满当当。车上将近400盒月饼当日晚已全部运抵灾区。

  记者被月饼“挤成饼”

  为了能够在8时准点出发,南宁市自来水公司的司机主动要求在14日晚下班后到本报装月饼。眼看着被卸下最后一排座位的车后箱已经被月饼挤得无缝可钻、但仍有20来箱月饼没能装上,记者当即决定:只留前排座位,其他的空间全部用来装月饼,一定要把读者们的爱心全数送往灾区。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堆砌,终于将近400盒月饼全部装上了车。而本报两名记者只能挤在临时加座上,一路上被月饼挤着赶到昭平县。

  16日一大早,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从县城到达北陀乡立教小学。学校里孩子们正在上课,书声朗朗。为了不打扰孩子们上课,记者和老师们自己动手,将月饼卸下车来。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们下课了,他们围了过来,主动将堆放在车旁的月饼搬到老师办公室里。而一些插不上手的同学则站在一旁轻声议论着,大概是想知道“爱心月饼”到底“长什么样”。

  十五的月亮“十三圆”

  16日(农历十三)晚,北陀乡善政村周围近千名学生都集中到立教小学,就着“爱心月饼”,提前举行一个中秋聚会——这个场面巨大的“中秋夜”,让人难忘。

  当日傍晚夕阳西下时,学生们便三三两两地结伴来到学校。同学们在操场上摆上长凳,围成一圈坐着。他们聊天、打闹、跑来跑去,十分兴奋。“同学们安静,南国早报记者带来了南宁的叔叔阿姨送给你们的月饼,现在要发月饼了。”老师一声令下,全场很快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各归各位等着。

  “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那么多同学集中在一起看月亮。”一位高年级的同学对记者说,他们第一次集中起来看月亮,觉得非常有趣也很新奇,所以就算要走再久的山路他们也愿意赶来。立教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当中住得最远的同学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来到学校。
情牵山里孩子月饼梦之十三孔明灯放飞孩子的心愿(组图)
  9月16日晚,本报“情牵山里孩子月饼梦”最后一路人马携带热心读者捐赠的400盒月饼,在昭平灾区和当地孩子提前过了一个温馨感人的中秋节。在赏月晚会上,为了表达对好心人的谢意,昭平北陀镇72名曾获本报热心读者资助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手捧蜡烛在操场上围成两个桃心形。他们请求记者把这两颗“心”拍下来拿给好心人看,并转达他们对好心人的感激和祝福。点点烛光,寄予了孩子们的千言万语。记者蒙晓喻摄

  孔明灯放飞的心愿

  赏月晚会上,为了表达对爱心人士的谢意,北陀镇72名今年7月曾获本报爱心读者资助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手捧蜡烛在操场上围成两个“桃心”队形。他们要求记者把这两个“桃心”拍摄下来拿给叔叔、阿姨们看,并转达他们对爱心人士的感激和祝福。操场上点点烛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这两个“桃心”将孩子们的千言万语都寄予其中了。

  就在记者以为这已经是晚会高潮的时候,立教小学的校长推出了一个“特别节目”——放孔明灯,放飞孩子的心愿。

  原来,当地历史上有在中秋节放孔明灯的习俗,为了表达对城里叔叔阿姨的感激,灾区的孩子们在村里70岁老人的指导下,特地制作了几盏孔明灯,要在“赏月活动”上将它们放飞,放飞孩子们感激的心。

  据介绍,放孔明灯虽是当地的习俗,但解放后就少放了,近20年来更是一次都没有放过,所以这次放孔明灯既是孩子们为记者和城里叔叔阿姨准备的特殊节目,也是村民难得一见的盛况,附近村屯的居民几乎“倾巢而出”。

  立教小学一位三年级的小男生兴奋得又跳又叫,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看放孔明灯,也是他爸爸第一次看到放孔明灯。灾区的孩子在孔明灯上写了许多心愿和祝福,北陀中心校的何丽萍在孔明灯就要放飞的时候还要求“再写一个”,在记者的帮助下,她站在凳子上写下了“万事如意”4个字。何丽萍告诉记者,她本来想写“祝南宁好心的叔叔阿姨万事如意”的,但来不及写那么多字了。

  孩子们的欢呼声、掌声越来越响亮。年纪小些的孩子跳着叫着冲出操场、冲下山坡,跑到田埂上追逐孔明灯的去向。直至越升越高的孔明灯变成了一颗颗星星,在月夜下若隐若现,孩子们才安静了下来。这时,一个来自善政小学的受资助的小女生突然拉拉记者的衣角说:“叔叔,孔明灯已经升得像星星那么高了,南宁能看到吗?”记者迟疑了一下,说:“能。”

  当个“邮差”送感激

  记者完成了读者们的委托,正准备连夜驱车赶回县城的时候,一群学生拦住了我们:“麻烦你们帮我把信交给他好吗?”记者看信封上收件人的名字:金大陆海鲜酒楼、陆先生、黎明、方锦俊……都是上回捐款给灾区的爱心人士。邱汉贵同学将要交给黎明的信递给记者时说:“在我收到捐款的当天我就写好这封信了,可是不知道他的地址一直寄不出去。”其他的一些同学也纷纷表示他们的情况也一样。还有不少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是以前写好没寄出去的,还有一封是得知记者要再次下灾区时新写的,里面有对好心人的中秋祝福。

  记者在得到他们许可后,打开了一封,里面写着:千言万语,我最想对您说,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中秋快乐!

  作者:蒙晓喻 李春生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