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美软实力:“家天下”与“国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0:15 红网-三湘都市报

  摘编自《环球》/吕义国

  文化与意识形态,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更软的软实力”。中国的“家天下”与美国的“国天下”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是对内,治理好国家,后者则主要对外,图谋整个世界。

  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互动史上,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基调基本上不会脱出“接触”与“围堵”的窠臼和藩篱。作为西方国家领头羊的美国同样不例外,即便是美国如今的对华战略,依旧可以看出“遏制性接触”的影子和“战略性围堵”的烙印。

  客观而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沟通,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不易交流与沟通,并不意味着彼此必然走向偏见与相互歧视,乃至形成可怕的对立与对抗。20世纪中国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胡适在如何对待文化争鸣与文明冲突的问题上,就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早年与胡适一起在国内鼓吹“全盘西化”的著名外交家与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却对中西文化如何互动,有着一番耐人寻味的见解:“……中国人的过去,正如多年来所努力的一样,的确有许多伟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有许多缺点。是否中国后代人应该继续维持中国的传统呢?即使是如此,他们也可因研究其他民族的精神遗产而得到极大的好处……总之,欲想建立新中国,中国人就必须吸收全世界的资源,精神方面的和物质方面的。”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里面有一种明显的“家天下”观念,而西方的政治理念里面则有一种“国天下”的思想。“家天下”与“国天下”之别在哪里呢?中国人一直认为,国家是“大家”,自家是“小家”,治理好“大家”,才有“小家”的安身立命之地,所谓的“忠孝两全”与“先忠后孝”思想,大抵与此有关。西方人的“国天下”,意思是说“我们国家的利益代表着天下的利益,天下的利益也包含着我们国家的利益”。

  因此,从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来讲,中国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并不存在必然的利益冲突,即便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之后也是如此。可以预期和不难想见的是,中国在和平崛起后的首要战略目标,是确保自身在泛中华地区与全球华人社会当中的最大利益和影响力;其次,如果有条件与可能的话,中国还将力所能及地谋求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及与此相关的全球利益,作为自身的终极战略目标与最大归依。

  而从历史经验来看,由汉人统治者创建的历代中原王朝,尚未有过大肆向外扩张与掠夺的纪录。因此,每每在“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时候,堪称中国“后院”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日益强大与和平崛起,大都没有现实的恐慌,反而有一种历史的亲切。这就只能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在历史上渊源流长的经贸互动和文化交流上来找原因。

  同样,展望中美两国乃至东西文明未来的互动前景,即使世人找不到乐观的理由,亦无法观察到二者将会发生“文明冲突”的历史迹象。尽管近代以来的中西关系有过诸多并不愉快的记忆,但总体而言东西文明是完全可以,也能够和平相处的,瞻望未来仍然如此。

  然而,由于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与侵略历史,让西方世界总是存在这样一种错觉:中国一旦崛起,必然对西方社会怀有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与民族主义情绪。这实在是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包容性:在历史恩怨业已了结、彼此外交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前提下,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心理狭隘的民族,更不是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民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