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秋节的文化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0:16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天上人间,月缺月圆,又是一年月圆中秋节。“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年年中秋年年过,岁岁年年景不同,然而有一点却是相通的,就是我们希望团圆的心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个充满着浓浓的情意,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让我们沿着历史文化长河,怀想关于中秋节的记忆。

  怀想一中韩的“中秋之争”

  去年,韩国人抢注端午节为世界遗产,曾在业界引起不小的争论,与此同时,有了一个声音:“中秋节诞生于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间,在朝鲜半岛上与高句丽、百济并存的王国)”,而山东有位教师也从种种方面考证,试图证明这种说法。但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教授告诉记者:“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韩国文化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中国文化是源,韩国文化是流。中、韩两国都过中秋节,但各有侧重,也各具民族地区特色。韩国偏向于中秋节祭祖,与中国的清明节类似,在饮食方面不是很看重,而中国的中秋节却代表团圆,是一种更纯粹的审美。讲究月圆人圆,人月双圆,还要吃象征着团圆的月饼。”

  怀想二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这个词来源很早,早在细致详实地叙述了据称是周朝官制的结构和组织的《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汉魏时期有了拜月风俗,即所谓的春社、秋社,春天拜日称为春社,秋天拜月称为秋社,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民间传说也是在汉代就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有大量关于月亮的传说,唐代是“中秋节”的形成期,宋代是其兴盛期,明清时期这个节日在民间流传开来。但宋代以前的文献中没有“中秋节”这样的字眼,只是出现了“中秋”二字。唐代文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录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赏月的内容,“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并写到唐皇帝与文武官员八月十五举行典礼,观赏歌舞,吃一种叫做“玩月羹”的食品。宋人撰写的《唐书·太宗记》中也有关于中秋节日活动的记载。中秋从宋代开始具备了节日的要素,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中准确提到了中秋的习俗特点,记载了中秋观潮之事。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研究节日习俗的韩养民教授说,汉魏时期的拜月习俗到了唐代从礼仪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活动,在随后的发展中,中秋的节日风俗更加丰富多彩,也具有了很多的地域性,如浙江观潮、四川折桂等。根据《东京梦华录》卷八的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涌漫着浓厚的过节气氛,“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此时,就有“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之俗。

  那么八月十五为什么要称为“中秋”呢?李浩教授解释:一年分为四季,而一季包括三个月。中国古代用“孟”、“仲”、“季”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因而八月被称为“仲秋”,而十五又是八月的正中间,因而取“中”字。而“仲”也是“中”的通假字,所以八月十五就被称为“中秋”。

  怀想三唐诗中的“中秋”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不少关于中秋,关于月亮的千古诗作都创作于此,但因长安地处中原,随着五代后经济中心的转移,民族迁徙等原因,陕西没有保留特殊的中秋节日风俗,但却留下了很多关于中秋的千古名句。《全唐诗》中记录中秋的诗有百余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本文开篇所引用唐代诗人李朴的《中秋》,和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而《中秋》诗中的“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更是千古传唱,此外,杜甫《望月怀远》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一直被人们所乐道。唐诗中的中秋之月,有抒相思的,有感怀身世的,有不得团圆而发幽思的,当然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令人动容的。宋代诗词中也保留了大量关于中秋的作品,但其间最著名的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与唐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慨叹着人月双圆,希冀着“千里共婵娟”。

  怀想四“中秋”的传说

  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中秋”的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嫦蛾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尤为著名。嫦娥奔月讲述的是英雄后羿因射日有功被王母娘娘赐了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却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后来民间流传妇女每逢中秋便要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到了唐代被人们开始重视,这跟唐玄宗相关,民间有一种说法,唐代本来是以八月初一为节日的,但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宫,因而定八月十五为节日。但这为民间说法,不可考,且现学界多认为“中秋”还是到宋代才具备节日的要素,但这个传说却保留了下来。据《唐逸史》记载: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中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怀想五月饼的诞生

  关于月饼的最早记录见于《洛中见闻》,称唐僖宗中秋时将月饼送给新科进士,但那时的“月饼”究竟如何烹制,使用何种材料,文献中并没有记载。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元末明初农民起义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呼唤众人依时起义,月饼从此成了中秋节的必需。明代,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予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月饼的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记者张静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 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 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 更待银河彻底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