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纪念与团圆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4:12 红网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在民族文化里,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浩月当空,国人习惯于这天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这是延续千年、历久恒定、未随时风之变而移的人文核心价值。因而有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千古绝唱。

  不过,今年的中秋节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74年前的这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从此,东三省及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手无寸铁的同胞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备遭蹂躏和残杀。血淋淋的事实,无法从国人的记忆中抹去。今天,还将有上百个城市同时鸣响警报,提醒国人拉响“记忆警报”,勿忘国耻,并有许多公众提出将这一天作为法定的国耻纪念日,也有公众提出这一天不办红喜事,以示对历史的纪念。如此,便出现了欢乐与纪念“撞车”的现象,甚至有人迷茫地发问“到底庆中秋还是忆国耻”?

  更有争论的焦点,便是对央视台2005中秋晚会组委会向全球亿万华人发出了8000万封《邀请函》之事炒得沸沸扬扬,认为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明月盛世大联欢”,是忘记了历史,忘记了伤痛,是一种背叛行为等。

  其实,在笔者看来,一味地指责庆中秋,是一种形式主义在作怪。庆祝不等于遗忘,正如发展不等于背叛一样。既然历史巧合,那么在时空连线中,在万家欢聚反观万户萧疏中,在对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到“和平发展”的历史认知中,鲜明的比较、强烈的反差,往往能使人深刻地铭记国耻,从而更加珍爱和平,珍惜生活。

  在纪念日纪念某段历史固然十分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纪念历史应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国家制度,让历史的每一个细节融入人的血液里。可以说,纪念过去绝非为纪念而纪念,其真正的目的是在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着眼未来,永恒的纪念,绝非一个节日,某一个纪念日,而在于长期化、制度化。

  对历史的记忆,需要一种形式,但这不是根本。无论在国家、个人层面,真正助益与时俱进的追求、使命、责任,从而真正形成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历史感,都不是浮于形式,而是沉入内心,将这种纪念化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奋力拚搏、不甘人后的日常行为。这样,历史便会积淀于心,永远不会忘记,更不会因一个节日的欢乐而伤害历史。

  今天是中秋节,今天也是历史纪念日,两者并行,并无不妥。

  (稿源:红网)

  (作者:陆志坚)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