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浙大古稀老教授甘当“山野孝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7:11 北京晚报

  本报杭州专讯 对浙江大学75岁的退休老教授施永源和他96岁的母亲程金花来说,今年中秋有些特别。为了实现老母亲“叶落归根”的心愿,施永源放弃了在香港女儿家颐养天年的机会,放弃了杭州的安逸生活,带着老母亲,回到缙云县白竹乡道门村,过起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施永源说,这个中秋,与老伴、儿女的团聚只能在来自香港的越洋电话中实现了,但“陪着母亲,看着母亲开心,就是做儿女最大的幸福。”

  为顺母意甘当山野农夫

  现年75岁的施永源,10年前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从事公共体育教学,退休后定居杭州。原本生活悠闲自在,儿女成才,夫妻俩每天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很舒适。去年,在他妹妹家中居住了13年的老母亲,却执意要回老家缙云县白竹乡道门村“叶落归根”。

  作为老大的施永源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去年10月8日,他从杭州赶回老家道门村,将尘封了十多年的老房子重新打扫,重拾农具,与96岁的老母亲程金花过起了久违了的田园生活。

  其实,施永源一家个个都有出息,有的是博士,有的当企业家,还有的在香港创业,或定居美国。施永源很坦率地说,“家里并不是请不起保姆,就是多请几个保姆也没问题。只是担心请来的保姆不够细心,不够贴心呀,所以非得自己亲自在家照顾母亲不可。”

  无微不至照顾老母

  每天早晨,他5点半起床,外出在菜地务农一小时。6点半,母亲起床,他给母亲穿衣、洗脸、刷牙。7点,做早餐,然后是洗衣服、打扫卫生,再带母亲出门散步、串门。村里没菜场,他就把自己种的菜和邻居们“互通有无”,有时会有卖肉的进村,就抓住机会犒劳一下自己。

  晚上,村里收不到电视信号,于是他就陪着老母亲聊聊天。

  为了便于照料,他与老母亲同住一个房间。每天晚上夜里,老母亲都要起夜两次。他怕老母亲半夜起床不叫醒自己,特意做了一块木板扣在她的床边,这样,老母亲每次起夜都不得不叫醒自己帮忙。为了让老母亲进出房间方便些,他将门槛锯低了一半。他还专门从杭州买了一辆轮椅,每天推着母亲到处转转。

  “原本家里什么都是老伴替我做,还有洗衣机、电冰箱,买东西还有超市,现在可都要自给自足啦!”施永源感慨自己现在完全是“山野农夫”的生活,他到这里以后,人反而精神了不少。“在香港的女儿家住了一年,体重飙升到180斤,现在呢,降到145斤,我1米73,正好!”

  赶庙会推着轮椅走10里

  施永源觉得,这样的日子挺惬意。为了和母亲出去赶一场庙会,他能兴冲冲地用轮椅推着母亲,一口气走上十多里路。记者问他累不累,施永源笑嘻嘻地说:“累?怎么会呢,你想,推着自己的母亲,看着一路山色水景,边走边聊,多开心啊!”

  施永源自豪的是,敢于一个人挑起照顾母亲的担子,也得益于他的一副好身板。75岁的他,一口气来上十几个俯卧撑,依然不成问题。

  纯朴民风支持孝子照料母亲

  今年中秋,施永源说,妻儿分别从香港、杭州打来长途慰问。能陪伴母亲,虽然与妻子和儿女分离,却胜似相聚。施永源说,老伴在这件事情上特别通情达理,她自己在香港照料孙儿,支持丈夫回老家当孝子。

  “在老家,老母亲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真还多亏了邻里乡亲们的帮忙与关照。”施永源深有感触地说,同村的陆凤仙、蒋彩香两位老婆婆,每周帮忙为老母亲洗一次澡;邻居的几位中青年妇女每天轮流为老母亲梳头;院子里的老老少少一有空就来陪老太太聊聊天;村里的亲朋好友,特别是老人协会,还有村干部都时常带些点心、蔬菜等来看望程老太太。

  “正是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乡亲,才让我安安心心地留下来,为老母亲尽点孝心。”只身前来照料老母亲的施永源,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纯朴的民风没有变,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邻里的温暖与关爱。宋挺 杨影

  网络编辑:李亚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