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负责大国 建和谐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04:56 光明网-光明日报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胡锦涛在联合国峰会上的讲话新华社记者 余谦梁 刘钢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发表了4个重要讲话,分别就不同专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看法,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将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表明了中国维护联合国地位、推进联合国改革的真诚愿望,并向世界庄严宣布

:“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

  14日上午,胡锦涛接连出席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开幕式、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和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在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胡锦涛在题为《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讲话中宣布了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5项重要举措。在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以《维护安理会权威加强集体安全机制》为题发表讲话,强调联合国安理会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保证安理会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15日,胡锦涛又两度赴会,上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全体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对加强联合国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主张;下午在圆桌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坚持民主协商推动改革进程》的讲话,就联合国改革问题提出了中国的主张。

  连日来,国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对胡锦涛的这些讲话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认为这是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愿做负责任大国,并希望与其他各国共建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信息。

  在英国发行的《星岛日报》欧洲版15日刊登了题为《联合国发言——胡锦涛提五大举措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文章,该报网站还发表了题为《灭贫和对话创反恐新路》的评论。文章指出,胡锦涛在联合国宣布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的5项措施,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愿承担国际责任,并以实际行动回应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所提出的目标。胡锦涛提出的消灭贫困是根绝恐怖主义一个重要途径的观点为反恐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国《世界日报》以“胡锦涛联大演说中国无威胁”为题,突出报道了“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任何人”的内容。连日来,一些美国学者也用“非常成功”来形容胡锦涛的此次联大之行,认为胡锦涛的表现显示出他对中美双方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其外交作风成熟自信,也体现了中国国力渐强后的形象。美国普林斯顿-哈佛“中国与世界”项目客座研究员徐昕认为,胡锦涛在联合国展现了中国外交方略的成熟与自信,他在发展筹资会议上提出5项举措显示出,中国重视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得以延续,但同时也表现出更强的进取心;他的此次访问也表现出,胡锦涛对中美关系的状况以及对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定位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西班牙《先锋报》发表题为“中国承诺成为和平大国”的文章指出,针对国际上对中国迅速发展的担心,胡锦涛在他的讲话中重申,中国没有侵略野心,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文章认为,胡锦涛在最高外交论坛上讲出这样的话是有分量的。

  《罗马尼亚评论报》在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文章中指出,胡锦涛在联大首脑峰会上的讲话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绝不会在世界范围内构成威胁。

  德国的《世界报》《南德意志报》《柏林晨邮报》《每日镜报》《明镜》周刊等主流媒体对胡锦涛在联大峰会上的讲话,尤其是他提出的联合国应在全球反恐和解决国际冲突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在维护全球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也不能削弱,以及要求富国承担更大责任、加强发展援助等方面的立场进行了报道和肯定。

  与此同时,美联、法新、共同等国际大通讯社也纷纷对胡锦涛的讲话予以充分关注,重点报道了中国呼吁建立更加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全球能源对话与合作;以及中国提出树立“新安全观”,要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强调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应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等内容。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各媒体也对中国提出的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等方面的主张给予了注意和报道。(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