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友:“高考洼地”与“教育高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1:18 人民网

  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学生河北借读受到特殊照顾遭当地同学殴打》,这则消息让人心绪久久难平。

  凭心而论,这则消息从侧面反映的问题,是我早就预料到的。自从出现了高考移民那天起,这种事就注定要发生了。

  首先,有了高考录取的不同划线,就有了高考移民中的“洼地效应”产生,而这种效应的产生,决定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但教育水平是个大概念,既整体水平,在个体上却不尽然,比如,某地教育水平高,但也有差的学校;某地教育水平低,但也有好学校。如果将这两种学校放在一起比较,则后者很可能好过前者。于是,教育高地的概念也就由此产生了。在北京无法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家长非常理智地选择一所河北的重点高中,让孩子“河北求学、回京赶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非常划算的。就象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低地比赛,是很容易出成绩的。

  然而,经济水平的差别,决定着学生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北京学生与出身农家寒门学生的冲突就缘于此。但我认为,这只是造成冲突的表层因素,而深层,却是教育权益问题。

  现实中,学生的异地求学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即使不是正常需要而是受了某种利益的驱使,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情。而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依然是按户籍划拨的,所以,学校没有从当地财政得到借读学生的教育经费,收取择校费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家长说,我交了择校费,没占用你当地的教育经费,因此也觉得理直气壮。但问题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并不单单是一个“钱”的问题。

  比如,报道中说,招收北京学生的永清一中,仅仅高一年级,今年就从北京招了250多名学生。假如我们把学校的教学能力看成一个固定值的话,那么,这250多名学生,应该挤掉了250多个当地应届生的入学机会。如果这是一个特殊现象,我们当然用不着小题大做,但据记者调查,“目前,北京借读生不仅集中在三河、香河、涿州等与北京紧邻的市县,定州、保定、固安、廊坊、石家庄等地也都出现了北京借读学生。”由此,我有理由相信,不仅高考的洼地效应已经很普遍,入学上的高地现象也已经是个不能不重视的现象了。

  从长远看,这种高地现象会促使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带来改变的契机。但在短期内,它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阵痛。比如择校费的收取与使用,如果没有政策规范,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加剧流失;再比如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产生的大规模的择校生的单向流动,如果持续下去肯定会对流入地的教育体系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很深的隐患。

  作者:偶尔喝多不算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