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尝一尝好吃的“上海月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4:57 新民晚报

  中秋之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有4间教室格外喧闹——黑板上,一个个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汉语和英文字母写成的名字,亲热地凑成了一个大家庭;头戴“花帽”的男生拿起了手鼓和“冬不拉”,女生们则换上鲜艳的“艾特莱丝”(一种维吾尔族的连身裙)……180个在该校就读的新疆孩子,正吃着学校特意准备的清真月饼,在上海过中秋节。

  从2002年至今,交大附中已经连续4年开设新疆班,从全疆各地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

为当地培养未来的建设人才。每年八月十五,老师们都会陪同学们一起联欢,抒解思乡之情。

  适应生活挺过来

  高一(12)班的联欢会上,来自和田地区的高一女孩伊丽努尔舞姿优美。高高瘦瘦的她却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可能学校的伙食好,去年刚到上海不久我们好多女孩都胖了十几斤呢,最近才慢慢恢复过来”,“上海的冬天特别潮湿,最难受的是常常抽筋”,来自乌鲁木齐的买不鲁格补充道。不过,在她们看来,初来上海最大的挑战还是作息时间,由于存在2小时时差,上海开始上课了,新疆的天还蒙蒙亮,头一个月,大家上课总是瞌睡不断,“幸好老师很理解我们,只是提醒我们振作精神,坚持一下就挺过来了”。

  努力学习不放松

  同学们说,在新疆地区,一些实验学校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开展得较早,而在不少普通中学里,汉语并不普及。如今,各地同学进了同一个新疆班,除了在班级内部互帮互助,还和其他班级的上海同学结对,在课余时间用普通话聊天,渐渐的,见面时说“亚克西木斯兹(你好)”的是上海同学,字正腔圆说“你好”的则是新疆班的同学。

  不少同学英语都是“零起点”,而他们对古汉语更是陌生。第一次英语测验考了42分,一向成绩优秀的伊丽努尔在给妈妈的长途电话中哭得很伤心,而其他同学也情况不佳。虽然老师一个劲劝大家别着急,并把所有学生分成A、B班分层教学,可大家不服输的劲头更强烈。许多同学清晨5时在操场上背课文,晚上10时熄灯后在自休教室里温习古诗词。听,联欢会上几个女生熟练而深情地朗诵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

  一段歌舞释乡愁

  同学们爱称自己是“新疆娃娃”,以“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民族个性自豪,“起初,我们因为想家天天哭,后来,我们一想家就唱歌跳舞。学校军训,我们的新疆舞可把其他学校的同学‘镇住了’”。高一年级的几个男生则自发组成了乐队,拜合提亚尔最爱用手鼓敲起《阿希克(维语:朋友)》的节奏,“流行歌曲我们也听啊,最喜欢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因为那是到我们新疆采风的!”

  想方设法送关爱

  买不鲁格有个妹妹,她希望妹妹以后也有机会来上海求学,因为这儿“老师太好了,读书又能开眼界”。暑假军训期间,她贪凉喝了自来水,晚上胃疼起来,班主任李老师急忙陪着她去找医院看病,凌晨1时才回到营地,她迷迷糊糊睡去,李老师却被帐篷里的蚊虫咬得一晚上没睡好。

  为了让同学们尽快赶上上海同学的学习水平,增加阅历,每周六老师们不是主动为大家“加餐”,就是带着大家去市内各处参观。昨晚,教学楼里欢声笑语,校门左侧一幢小楼里同样亮着灯——去年,这幢原先的青年教室宿舍楼被改建成了新疆班同学们的大本营。

  时针指向了晚上7时,圆月渐高,晚自修就要开始了。聚会结束前,同学们围着孙老师讨祝福语,孙老师脱口而出:“门斯来尼,亚克西库热门(维语,意为‘我喜欢你们’)!”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新疆班的同学们昨天载歌载舞欢度中秋 雍榕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