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何谓司母戊鼎?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22:01 新华网 |
新华网安阳9月19日电(记者桂娟)当人们为司母戊鼎的威武庄重感叹不已时,往往对其拗口的名字费解,何谓司母戊鼎呢?它是何人在何时铸造的呢?为什么会被称为“国之重器”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安阳考古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说,这只大鼎的名字,来源于其腹内长壁上的三个铭文:“司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的重器。 关于三个铭文解释,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般的解释认为这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司”解释为职司、官司、典司。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氏族的名称。还有一种解释是把“司”释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也还有把“司”释作王后的“后”字的。 “母戊”是谁呢?最早的推测,母戊是殷王武乙的配偶妣戊,即文丁的母亲,作器者则为文丁。卜辞中记载文丁的配偶为批癸,而帝乙的配偶,卜辞中却不见记载。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认为,“母戊”可能是帝乙的配偶。据此,大鼎属于殷墟晚期的器物。另一种意见认为,“母戊”可能是指武丁的法定配偶或祖甲的法定配偶,因此作器者可能为祖庚、祖甲、或廪辛、康丁。这样一来,大鼎就是殷墟前期的遗物。 唐际根说,司母戊鼎周身有非常多的神秘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因此价值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司母戊鼎是我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有人曾用光谱定性分析它的合金成分,结果表明大鼎的成分和殷代一般铜器的成分基本相同。人们又对铜、锡、铅三元素用化学分析的沉淀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鼎的合金成分是: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这一分析与《周礼考工记》上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是相符的。 关于大鼎的铸造方法,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从铸造痕迹来看,司母戊鼎是用二十块范铸成的。司母戊鼎出色的铸造技术,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铜鼎则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大多为三足圆形,但也有四足的方鼎,司母戊鼎便是最负盛名的四足大方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