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晋察冀日报》老报人再回滚龙沟旧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1:32 燕赵都市报

  

《晋察冀日报》老报人再回滚龙沟旧址

  ▲老报人雷行

  

《晋察冀日报》老报人再回滚龙沟旧址

  ▲老报人曹国辉

  本报记者 刘丽普/文 田瑞夫/图

  60多年过去了,“晋察冀日报”的名字已成为历史,成为一个符号,当年在战火中办报的那群年轻人,如今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日前,数十位老报人相聚河北,召开晋察冀日报史学术研讨会,追忆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游击办报的岁月,重走当年战斗、生活过的马兰村、滚龙沟……

  9月12日下午,平山滚龙沟邓拓故居。82岁的陈英老人拿过扩音喇叭,自愿当起了讲解员。老报人们兴奋地回忆起当年这里的一草一木,回忆吃哪个水井的水,敌人来了从哪儿撤离……说着说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禁不住唱起了《晋察冀日报》报歌,是那么激动、兴奋与投入。

  ■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诞生于阜平,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长期游击办报,被聂荣臻赞为“民族的号筒”,在中外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提到《晋察冀日报》,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游击办报。“1938年到1940年的游击办报,使报社在战火中受到考验,在敌人的围攻追击下,不仅出了铅印报,还大大增强了报社游击办报的信心和勇气。”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89岁的陈春森老人说,战时办报在人员编制上要分成两个梯队,即出报梯队和侦察梯队。出报梯队人人带武器(手榴弹),既能在行军间隙写稿编稿,遭遇敌人时,又能武力对抗。侦察梯队侦察敌情,保卫报社的安全。记者在3000字内做文章,既是轻装化的铅印字盘的急需,也是通俗化用字范围内的新招。行军中只要有24小时驻地时间,就要争取出一期报纸。分区建立分印点,将印刷机分别埋藏在几个点上以备用……

  今年87岁的雷行原是晋察冀日报的战地记者,他介绍,那时记者都会投手榴弹、会打枪,都学会了隐蔽自己,侦察地形、敌情,到了一个地方,先了解附近敌人的情况,敌人可能从哪里来,到时候将从哪里撤走等问题。

  老报人们回忆说,1941年在平山滚龙沟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指导员谢荒田等5人被敌人发现了,很快就有飞机低空飞来向山头乱射。当时邓拓十分坚定沉着,严肃地对小组同志说:“情况很严重,大家要从最坏处着想,如果敌人向这座山冲来,我们万一走不脱,就和他们拼,宁死不当俘虏。你们有手榴弹,在万不得已,就拉开它,和敌人同归于荆我和老谢有手枪,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据统计,在《晋察冀日报》出版的10年多的时间里,报社的工作人员有38位同志牺牲在战斗中,17位同志病逝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

  ■七进七出铧子尖

  此次相聚河北的老报人中,陈英与陈春森是一对共同见证了《晋察冀日报》风雨的患难夫妻。陈英老人介绍:“我在报社的那段时间,正是日军扫荡最残酷的一段时间。那时工作条件的艰苦,是我们现在难以想像的。可贵的是,在最艰苦、最恶劣的条件下,报社没有间断出报,竟有25天出23期报纸的经历。这一时期的‘七进七出铧子尖’也成为《晋察冀日报》办报史上的佳话。”

  1941年8月24日,日军逼近《晋察冀日报》在滚龙沟的报社驻地,报社人员准备转移时,发现原计划向北到灵寿的山路被敌人截断了。邓拓与报社的其他人员一致认为,滚龙沟一带群众基础好,山沟交错,地形复杂,可以就地坚持出报。于是立刻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

  “我们编辑组5人,当夜就爬上滚龙沟的北山。第二、第三天,各小组陆续回到滚龙沟,邓拓召开干部会议说,和边区首脑机关中断了联系,报社只有独立作战,在滚龙沟隐蔽下来,继续出报。”陈春森老人说。

  从1941年9月6日开始,隐蔽出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排字印刷离开了沟底大道,改到滚龙沟南沟的铧子尖小山庄。这里只有两户人家,十分隐蔽。因为只有两间小平房,根本住不下报社的几个工人,只能把轻便铅印机安放在石头围成的牛圈里,负责印刷的工作人员挤在只有几平方米的牛圈里印报。

  当时,敌人就驻在5公里外的临时据点陈家院,随时出动搜山。一有敌情,报社的工作人员就把印报机和铅字埋起来,敌人走了,再挖出来接着印报。就这样,7次埋下机器,又7次挖出来印报,后来人们称为”七进七出铧子尖”。

  ■八匹骡子办报

  《抗敌报》初创时,用的是原始的油印机,稍后改为石印机。1938年4月起,邓拓千方百计从外地弄来几部铅印机和一些铅字。当时,铅字不够用,报社又没有铸字机和字模,邓拓就发动工人自力更生,想法制出铅字。为解决夜晚排印报纸照明问题,邓拓发动工人用子弹壳塞上捻子,蘸上煤油,点着了比麻油灯还亮。就连印报的油墨,也是工人用老乡家的锅底烟灰制成的。

  在游击办报时期,要求报社记者在3000字内做文章的同时,为便于轻装转移,铸字和排字工人将铅字缩小,把笨重的字架改成可装可卸的轻便字架。印刷工牛步峰、孟广印等把笨重的石印机几经改造,改成了用枣木制成的轻便木质机,一头驮骡就可以拉走,拆卸开可以人背肩扛,装拆很方便。晋察冀日报的全部设备可用8匹骡子拉走。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乔云霞说:“《晋察冀日报》从发行几千份到几万份,编辑部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竟然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全部设备用8匹骡子拉走,‘八匹骡子办报’真是中外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晋察冀日报》在抗战中,不仅以游击办报闻名于世,她同时还出版发行书籍、刊物。”80岁的曹国辉是报社当年印刷厂工作人员,亲历了每一本书籍的出版过程。曹国辉说,在所有的出版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直接根据延安的复写原稿排印的,毛泽东还在修改过的一份复写原稿上亲笔批示“送晋西北转五台山彭真同志指正,并有签名”。

  曹国辉说,《论持久战》是报社以“七七出版社”的名字出版的第一本书。从1938年到1942年,报社出版发行各类书刊共180多种,110万册。

  ■说不完的记忆

  金秋9月,数十位老报人相聚河北,沉浸在回忆中。记者发现,在每一位老报人的回忆中,都很难脱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邓拓。邓拓忘我的工作热情、才学博深、为人谦和成为人们话语的内容。

  陈英老人说,民间流传着“邓拓骑着马写稿”的说法,“其实并非如此,他在行军中经常构思、打腹稿,等一停下来马上写出来,他曾经一天写过3篇社论。”陈英老人说,不只是邓拓,当时报社的那群年轻人都很了不起,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还办出了那样高质量的报纸。“报纸办了10年,我们研究会研究了20多年了,还有很多‘富矿’值得研究、开发。”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告诉记者,小时候与父亲离多聚少,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随着对父亲所走道路的追寻,听着当年的老报人对父亲的讲述,她对父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也越发地敬佩父亲。

  邓小岚说:“1995年从山东调到北京工作后,看到母亲丁一岚和晋察冀日报的同事们,都致力于那段历史的研究和整理,我就帮着他们抄写稿件,输进电脑。后来看到这些80多岁的老人除吃饭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我就索性加入进来,帮他们联系、跑腿,后来竟成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的秘书长、副会长。”

  邓小岚说,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感觉这里总有一种精神值得去追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