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尔金的定居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3: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22日,新疆布尔津县沙尔库木村。36岁的主妇农尔金还像当年游牧时那样,把一块牛粪塞进炉灶里。一会儿工夫,壶嘴中便有了些白气。“我喜欢现在的定居生活。”这位哈萨克女人摸着儿子的头,笑着对记者说。

  起初,农尔金一家到村庄里定居,是想“试试看”。谁知一试就是10年,不想再走。农尔金觉得,生活比游牧时候有保障,舒服。

  农尔金家养着60只成年羊,40只小羊,还有6头牛。要在游牧时候,可够麻烦的:季节转换时得赶着牲口换草场———不换,羊没的吃呀,跋涉个几百公里是寻常事;冬天一下雪,说冻死就冻死。有的牧民辛辛苦苦养了好多年,赶上一场大雪,只落个遍地羊尸、两手空空。“现在好了,棚圈里边,冻不着、饿不着,随便它们吃去!”农尔金很得意。

  政府给过来定居的每户拨了50到100亩地,还在村头建了引水渠。农尔金家房子后面,清凉的渠水环绕着的就是15亩紫花苜蓿地;农尔金有3个孩子,两个稍大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小儿子眼瞅着也到了入学的年龄。要是在草原上放牧的时候,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上哪儿找学校去?过去游牧时就怕得病,茫茫一片大草原,通讯信号都不一定有,更别说找医生了。得病就得忍着。现在,离农尔金家不太远,就有医疗点,有病也不怕了;村子里通了电,当地电视台还把内地新闻和《地球故事》、《今日说法》等许多好看的栏目译成哈语。吃完饭全家围电视一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现在我们肉都很少吃了。”农尔金说,他们吃井水,吃蔬菜,特别喜欢茄子和辣椒。生活习惯也慢慢改变了。

  农尔金一家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一项计划。上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订了“二八一七”项目实施协议书,以粮食援助形式援助阿尔泰地区的牧草生产基地开发,1995年6月底项目通过验收。联合国农粮署为这个项目投入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自治区政府也配套投入超过3000万元。开发的耕地和网状排列的引水沟渠、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为牧民定居提供了条件。

  阿勒泰地区专员毛肯说,政府鼓励牧民定居,是为了维持草原生态平衡、避免自然草场退化和沙化着想,也是为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着想。现在看来,这两大目标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据悉,该地区还在原始游牧的牧民现在已不到20%。

  然而,草原上的蒙古包并没有消失。畜牧局副局长董衍民介绍,根据意愿,相当部分的哈萨克牧民选择的是半定居的生活。夏季前往天然草场游牧,冬季回定居点。农田里储备的草料可让牲畜免去冬夏牧场间三五百公里的迁徙,房屋让风雪不再成为宰羊的刀子。

  告别农尔金的时候,她丈夫巴吾尔汗去田里干活还没回来,小儿子和村子里的小伙伴在自家的拖拉机上跳上跳下,玩得正欢。一头小牛斜卧在屋后田梗下,偶尔甩一下尾巴,神态悠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0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智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