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多少政府部门在趁“煤”打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5:11 中国青年报

  9月16日,在湖南省联合执法检查小组情况通报会上,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严寅初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矿主向检查组反映,向他要钱的部门至少有28个。有时候根本顾及不了抓安全、抓生产,每天就在协调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当代商报》9月18日)

  眼下,湖南省执法检查风声正紧,想必那位向检查组反映情况的矿主不敢信口雌黄。虽说就安全生产而言,此人言语之中有推卸责任的意思,但至少有28个政府部门向他伸手要

钱估计确有其事。

  近几年,娄底矿难频发。“官煤勾结”一词最早出现在有关娄底矿难的深度报道中(《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4日)。然而,综观在此之前的所有报道,几乎从未出现过有关相关部门靠“煤”生财的只言片语。究竟是省市政府知情不报,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对此事的讳莫如深———连几度赴湘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也极少言及这方面问题?

  显然,二、三十个部门向矿主要钱是很不正常的。将心比心,如果每天都有人找上门来收这个费那个费,而且还得罪不起,你说烦不烦?开矿挖煤,合法经营,到底要交纳哪些费?按照政务公开的原则,理当予以公示,以利阳光操作。如果娄底做到了这一点,那位矿主还用得着告状吗?数十个部门伸手要钱如属正常,又怎会被列入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呢?

  可惜,相关官员对此只轻飘飘地说了几句,并未点出其中哪些部门在巧立名目,趁“煤”打劫。而当地媒体也没严辞追问,表现出意欲顺藤摸瓜、深入调查的职业敏感。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不少人认为“官煤勾结”,白花花的银子进了私人腰包,那还得了?非查不可;而某些部门乱收费固然可恨,可人家毕竟是“政府行为”,性质不同。殊不知,某些“政府行为”早已部门化、私人化了,其危害并不亚于“官煤勾结”,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欺骗色彩更浓。

  尽管事实一再说明,矿难背后大都存在“官煤勾结”,严惩惟利是图、视矿工生命为儿戏的腐败分子,责令入股分红的党政干部限期撤资,不失为遏制矿难的良策之一。但同时应该看到,一些政府部门变着法儿乱收费、乱发证,不仅无端加大了煤炭开采成本,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还给部分矿主留下了某种口实,成为其不法经营的借口之一。

  所以我以为,在集中力量打击“官煤勾结”的同时,很有必要彻查一下,看看哪些政府部门把煤矿当成了“唐僧肉”,说不定可以从中挖出大量集团型腐败窝案,进一步净化煤矿生产经营环境。

  作者:徐林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