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揭秘中欧纺织品谈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5:57 时代商报

  9月14号,滞留在欧盟各个港口轮船之中的中国纺织品终于得以放行,这个结果当然跟9月4号在北京的中欧纺织品谈判紧密相关。马拉松式的等待,36小时的谈判,中欧双方再次握手。历时数月,这是一场怎样艰辛而波折的谈判?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以下简称主持人)采访了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以下简称商务部),为我们解读了谈判的过程。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商务部讲:我们不仅算了一个今天互相交易的账,而且还要看到长远,我们总是希望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如果这个坎过不去,我们的贸易争端就升级了。

  主持人:6月11号在上海关于纺织品,我们签了协议,但是为什么才过了几十天,咱们大量出口的产品在欧盟出现港口滞留?

  商务部:在6月11号,我们达成了上海协议以后,实际上欧洲方面,中国方面在实施新的行政管理,都需要有一个过渡期、调整期、公示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边,实际上欧盟发放了相当大量的进口许可,造成了这次滞港。

  主持人:出现了这么大量的产品滞留,谁的损失会更大呢?

  商务部:应该说从责任来讲,说到底,在法律意义上,双方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没有责任,因为这一个月的空档期是双方的法律所决定的。但是造成这么大量的超额的发放许可证,那显然是欧盟做的很多,中方发放的出口许可证还不及欧盟发放的进口许可证的20分之一、30分之一,所以如果说从事实上,从最后的结果上来讲,当然,欧盟发放的许可证要大大高于中方发放的许可证。另外如果说到损失,当然进口商是心急如焚。因为从商务交易来说,我们大量的货物到了欧洲的港口,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交易的过程。

  主持人:我们的产品出去的时候,对方钱都交了,反正咱们钱得到了,为什么我们要谈,为什么我们要伸出援手?

  商务部:我们是希望把上海来之不易的纺织品协议给继续下去的,克服当前的困难。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从宏观上来讲,中欧之间我们毕竟是一个合作伙伴。他出现了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伸出援手的,这也是我们中方的商业道德。另外从微观上来讲,我们的出口商和他的进口商是一对伙伴,如果他的进口商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的出口商势必也要受到影响。

  主持人:从法理上来说,如果我们不伸援手,有可能带来什么结果和后果?

  商务部:如果我们不伸援手的话,应该讲,这次的损失主要是欧方的企业来承担的。但是我们不仅算了一个今天互相交易的账,而且还要看到长远,我们总是希望中国的纺织品贸易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如果这个坎过不去,我们的贸易争端就升级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最后都是不愉快的。

  主持人:这次谈判看似很短,但是又很难,点灯熬油,几十个小时。卡在哪儿?

  商务部:这两天一夜的谈判,应该说曼德尔森先生体力是不错的。谈了这么长的时间,最关键的就是对于这些滞港的双方都无证的产品应该怎么来承担,承担多少,比例是怎么样?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谈判的焦点。

  主持人:最后达成了结果呢?

  商务部:达成的结果还是双方比较满意的,欧方已经发放了许可证5.3亿件,超过了上海谅解备忘录协议书上的8000万件,这部分完全由欧方负责承担。中方已经发放的许可证是5248万件,超发的数量是零。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中欧共同五五分担无证滞港的货物共计8700万件,欧方承担4350万件,中方承担4350万件,这一段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共担。就是说,这个8700万件是双方都无证的,欧方觉得这8700万件他的进口商已经付款了,压力非常大。中方觉得好歹这是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我们五五分担。

  主持人:经过6月份的上海谈判,到9月份的北京谈判,未来的出口的纺织品数量有变化没有?增加了、减少了,还是持平了?

  商务部: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T恤衫出到1.2亿,上海协议谈完了以后可以出到多少?欧盟同意我们可以出到4.9亿,我们的比重是大大增高了。到40天以后,实际上据统计,已经达到了4.99亿,将近5个亿,等于是又冒出一块。

  主持人:大家这些年都习惯用双赢这样的词,大家都是赢在哪儿了?

  商务部:从曼德尔森先生说,他有理由高兴,因为堆积在欧洲各个港口,20多个港口这么多货物,毕竟通过这个谈判,在很短的时间里边化解于无形,把当时欧盟的燃眉之急或者说叫悬梁之苦给解了。我们中国政府实际上采取了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态度,毕竟对这些滞港双方都没有发证的产品我们采取了五五分担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曼德尔森是有理由感到高兴的。另外一个我们毕竟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表现了我们中方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个欧盟也是满意的,这样的话就使中欧之间纺织品的贸易能够顺利进展。

  主持人:谈判历来是妥协的艺术,各自都要让什么步?

  商务部:过去有本书叫做退一步进两步,因为大家都是智力健全的人,所以都知道各自应该争取什么利益,同时也知道,争取的利益到什么程度为限,不能够过度地要求对方。在这个谈判中的几个因素,一方面是中国企业的诉求,我们要为中国的企业争取更多的出口数量;第二我们也要考虑到和欧洲的长远的经贸关系,这里边就要考虑到和欧洲市场上不同类别的工商业者进行友好的合作。如果这次我们见死不救,实际上伤得最重的,损失最大的恰恰是我们在商业战线的一些同盟军,就是欧洲的进口商、零售商,他们是把钱都押在那儿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多个因素。因此我们也采取了一些让步的办法、合作的办法,而且我觉得做生意还要显示出我们泱泱大国,贸易大国的这种风度、这种气质、这种商业道德。据央视(来源:时代商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