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的写作生涯(名家新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6: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郭风

  现在不怕见笑地说说我当作家的秘密吧。

  我不到四岁时父亲病逝了,不到六岁时祖母也去世了,是母亲做女红与帮人洗衣服,将我抚养成人,家母给我的,除了慈爱,更多的是一种母性的自信和坚毅。在我的一些小文

中往往出现家母善良品质的化身。念初中时,一次作文比赛,我写《龙眼贼》(松鼠摘吃树上的龙眼)和另一篇《小鸟日记》,没想到双获第一名,获得了奖学金,让母亲高兴,并减轻了她些微负担,还得到叔公好吃的糕饼和乌龙茶的奖赏。念好书,能让母亲高兴,获得奖学金,又能减轻母亲的辛苦,这是我的心愿。

  那时,我凌晨听到鸡鸣和鸟声,就起了床,没有灯点,一边帮母亲往灶膛里添柴火,一边读书。念私塾时,我到塾师跟前背诵诗文和写毛笔字拿给塾师看都是一次过关。买不起纸墨,塾师让我用水写在木板上,第二天木板干了可再用。后来,转入念小学、中学,学习成绩,我经常是班级、学校、县里第一。念高中时,我的小文,试着向文学前辈茅盾、叶圣陶办的刊物投稿,居然刊发了,获得了稿费,这是难忘的。念师范当时不用交学费和伙食费,还可以经常将稿费寄给家母,从此她也就不要干辛苦活了。在师范读书时,我得到靳以和王西彦等作家的扶持,写作方面有所长进。师范毕业回家乡教中学,得到了校长的赏识,留着教书的工作岗位等着我。1945年我到了福州,先是得到黎烈文的赏识,在改进出版社当编辑;后是得到胡文虎报业集团的赏识,在《星闽日报》当编辑,当时我住在市区城内,离报社有六七公里远,报社社长爱惜我,不让我走路,天天派人力车接送我上下班。1950年我参加筹建福建省文联的工作,之后在文联一直干到如今(这期间也曾在福建师大教过书和在福建日报编过报纸)。退休之前,我一直是业余创作的,仍然是天没亮就起床,写作到天亮,早饭用毕赶去上班。现在看来,我是从得到“奖赏”和鼓励,喜爱写作文起,逐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在我的家乡,如今依然保存尚好的古谯楼,曾经是藏书楼。当初我的家境贫寒,从小学到高中,完成了当天的作业,课余时间,我都是“泡”在古谯楼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买不起,便把它抄下来,当天抄不完,第二天再上古谯楼,一本书有时往往要抄几天。长期到古谯楼楼上读书,让我获知了许多中外名作家与其作品,其中我受到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和启示是深刻的。我之所以能为少年儿童写些作品,有某种良知成为推动的力量。我如果没有读过安徒生的作品,接受其影响,便不可能通过童话等文学形式来体现自己的意愿。我在很早就有意把童话引进诗、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中来,其实也是从安徒生作品中得到的一种启示。安徒生的作品,不重情节,而重在作品中有关情意的传达,对于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在我七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活中,我比较早发现自己不善于在作品中组织情节,所以很早就放弃小说之类的写作。这对于形成我的文学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

  家乡莆田古老的县城有很高的城墙,这些城墙是用砖块与石头建成的,从城墙缝隙中会长出狗尾草、蒲公英、野菊来。城内街道上还有很多美丽庄严的牌坊,这些牌坊往往雕塑一些人物、马车、云、龙、花、鸟、松等艺术图案,这些传统文化和艺术美感从小给予我以某种的熏陶和启示。还有,如家乡刘克庄、蔡襄等一大批著名文人所营造的人文氛围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往往于不觉间心生感慨与眷恋之情,并感到自豪。

  我家乡的故居是一个典型的明末清初的古宅,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署理礼部右侍郎的六世祖郭尚先留下的祖屋。我的六世祖著述颇丰,又是著名书法家,在一些有关传记中,都称他与林则徐为莫逆之交。对于这位前辈,我从小心里不由自主地敬重与爱戴,小的时候对之便有一种特殊的庄严之感,心中隐隐滋长着一种必须维护和发展六世祖的荣誉的责任感。小的时候,我的故宅十分整洁,庭院内有座名曰芳坚馆的小园林,是祖遗的郭家各亲属所共有的一座小园林。园内有小池、小亭、小阁和假山石,花木很多,由于花木多,我在园内见到各种彩蝶;见到黄蜂、细腰蜂、胡蜂等;见到蜗牛和排队游行的蚂蚁;见到假山石砌成的小池中的田螺和泥鳅;见到园内到处跳跃的青蛙。故居的庭院中,正对着我的卧室,有棵龙眼树,小的时候,我从窗口可望见白头翁在树上筑窝及雏鸟学习飞行;当龙眼成熟时,可以看见松鼠在龙眼树上跳来跳去,摘吃树上的龙眼。出了故居巷子不远的东城门,便是著名的兴化平原,田间沿着纵横的水渠,出现一条条带状的荔枝林,引来很多鸟儿。城内许多民居小院都掩映在龙眼、枇杷等果树间,这自然也引来很多鸟儿。那些果园的草地与土墙边,开放着野菊、蒲公英等各种花朵,引来了很多的蝴蝶、蜂和蚱蜢等。老实说,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我儿童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20日 第十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