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广东发展的战略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6:05 人民网-华南新闻

  9月1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联合召开的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传达出一个强烈信号:经济发展先行的广东,目前正酝酿一轮由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向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这一大转型将决定广东今后能否在新形势下继续在全国先行一步,能否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7倍,年均增长13

.4%,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目前,广东的生产总值、财税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1/9、1/7、1/4和1/3,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系列经济奇迹的产生,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形成的。当然,技术投入和科技进步也是广东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去年达到48%。广东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2004年达到8196.29亿元,居全国首位。

  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低,广东的产业发展仍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据统计,目前广东70%的制造业仍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高新技术产业也存在着同样的尴尬。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而附加值低。2002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22.4%,低于全国“九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以DVD生产以例,作为DVD生产大省的广东,每出口一台售价32美元的DVD要交给外国人18美元的专利费,扣除13美元的成本,只得1美元的利润。而在具有战略意义的精密仪器制造、医疗设备、重大工程机械等行业,广东80%的技术设备则依赖进口。

  目前,广东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从国际范围来看,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着新一轮的全球性产业转移。信息科技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给广东实现跨越性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也使广东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技术产业结构面临着巨大压力。从国内发展格局来看,虽然在区域总体比较上,珠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仍不逊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但增长后劲已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在政策、体制上的优势逐渐消失,科技人才也从初期的“南飞”到现在的逐渐“北归”。从自身发展来看,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经济已达到近2000亿美元的规模。要支持如此庞大规模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本来资源就贫乏的广东,再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已难以为继。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了广东新一轮发展的现实选择。

  广东外源型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60%为外源型企业,这些企业90%以上的研发活动都放在境外。外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但压缩了内源型经济的生存空间,也削弱了自主工业化的力量,影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但极易造成产业技术的“空心化”,而且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内源型经济发展中找动力,提高自身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了广东新一轮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珠三角不少城市已意识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城市的目标。如深圳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到科技创新型的转变,从对国外依赖型到自主创新型的转变;顺德提出要继续擦亮“顺德制造”这一金字招牌,不仅仅满足于“名牌战略”,要向更高的“标准化战略”迈进;东莞市前不久也做出斥资50亿全力打造“科技东莞”的明智决定。而在此次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更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构建创新型广东。

  自主创新,将成为新的发展时期广东经济转型成败与快慢的决定因素。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20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翁淑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