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长沙”活体博物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8:47 红网-三湘都市报
“老长沙”活体博物馆(图)
改造前的古潭街。 罗斯旦 摄本报记者 张权 实习生 黄京

  修复遗留“标本”

  专家对古潭街进行过考证,两厢保存清末民初建筑的里巷较多。熊祠里、新民里、文明巷、凤栖园、狮石巷、西陵里、德厚里、古井街、白鹤巷、宇仁里紧密相联,其布局构成的石库门历史文化特征明显,青砖墙壁,四合院,回楼护栏,是长沙宝贵的里巷制遗留“标本”。

  两厢保存清末民初的古井也很多,有陈家井、遐龄井、白鹤井、古石井、华光庙前古井、金砂井、文里井、娘娘庙内古井、泉嘶井,尤为宝贵的是遐龄井至今仍在使用,这些井功能相同,结构各异,形态不同,是长沙古井文化风貌的楷模。

  两厢有多处历史古建筑。例如: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梅公馆”仍保留很完整,成为古街一绝。娘娘庙、天妃宫、白鹤观的历史传说,使老街愈显神奇。

  “保住了古潭街,就是留住了历史的文脉”,在记者采访期间,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将古潭街比喻成“‘老长沙’的活体博物馆。”

  三青三石三木

  天心区街巷提质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刘保平感慨地说,在古潭街改造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保护好街巷历史格局、街巷两厢的历史古迹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突出湖湘古街巷历史文化氛围、历史文化古迹和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历史风貌。

  在专家的指导下,一条具有“三青”、“三石”、“三木”湖湘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巷呈现出来:通过粉刷墙壁和屋檐翻新,达到建筑物青墙、青砖、青瓦的仿古风格;给老街铺上麻石路面,街两头立青石石牌,街内建设记录古街历史、民间传说的石刻历史文化墙;老街沿线建筑统一制作有湖湘特色的木屋檐、木制遮雨棚和木制仿古招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