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才:引进困难不断流失 专家认为要留住人才关键要有好的创业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9:32 南方都市报

  反思珠海之人才引进

  核心提示

  作为全国大规模引进人才最早的城市之一,珠海曾经一度是各类人才向往的乐土。面向全国登报招聘、重奖高科技人才、派人出国学习、人才居住证制度……珠海每一次出手,

都引起广泛关注,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拥入珠海。仅仅在实施科技重奖的3年内,就有两万多名科技人员、8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要求到珠海工作。

  然而25年来,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其中不乏迟斌元、沈定兴、史玉柱等多位科技重奖的获得者。

  以环境优美而著称的经济特区珠海,以国内首开科技重奖而广受关注的珠海,时至今日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什么在减弱?珠海如何摆脱人才不断流失的困境?它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人才之路?

  人才难招让企业头疼

  2003年11月5日,珠海市举行第十届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与10年前珠海在全国首创这项科技重奖颁奖活动所引起的轰动效应相比社会影响力大减。

  时光重新回到1992年。是年3月9日,当迟斌元、沈定兴、徐庆中从当时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汽车房子的钥匙时,珠海一下子吸引了全国的目光,珠海成了科技工作者向往的乐土。1993-1997年短短的五年时间,由于全国各地人才大量拥进珠海,珠海户籍人口一下子增加了36万人。

  但如今,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难招是珠海市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招到急需的人才,甚至打出年薪百万的天价。在2004年6月13日举行的第二届“英才珠海”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民营企业珠海石头电子有限公司就以百万年薪招聘技术专才和研发精英。

  一方面人才难招,一方面大量人才却在不断流失。珠海市委副书记魏宏广在2004年4月份的一次讲话中也披露,近三年来珠海市外流各类人才至少有620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超过5000人。

  大学园区能圆人才梦吗?

  今年9月份,珠海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5.2万人,位居全省第二,预计2010年将达到10万在校生规模。在珠海大学园区内的2000多名高校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人员也有600多人。依靠大学园区这个“智力引擎”,珠海本不应该为没有人才而担忧。

  然而一份对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却为珠海敲响了警钟。去年11月份,暨南大学珠海学院院刊《珠海暨南园》对即将毕业的200多名学生进行了就业意向的调查,结果如下:只有9%的学生选择留在珠海,没有首选珠海的毕业生中超过70%的认为珠海“经济不发达”和“没有发展前途”。

  珠海海源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统一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珠海的企业太少,现在大学生就是想找个像样的实习单位也有困难,更不用说要留在这里工作了。

  人才机制备受拷问

  8月31日,珠海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参与的一次纪念珠海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对珠海的人才问题表示关注。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李英一针见血地指出,珠海的工资比国内许多大城市低,创业前景渺茫,人才使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珠海这座城市对于高素质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另外,创业环境令人不太满意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1992年首获“百万重奖”的徐庆中、沈定兴和迟斌元都先后离开了珠海,第三届科技重奖获得者中,目前仍留在珠海的只剩远光软件总裁陈利浩一人。

  “这些人离开珠海,有一部分是出于个人的原因,但也有不少人离开是因为当时珠海基础依然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原珠海科委科技管理科科长熊定昌总结说。

  暨南大学教授张耀辉指出,人才引进来之后,应该给他们发挥特长的空间,如果不能人尽其才,就等于埋没人才。

  而如果一个普通岗位用人不当,埋没的是一个人才,如果一个领导岗位用人不当,埋没的可能是一批人才。政府各职能部门尤其需要一大批既有创意又有行动力,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其实珠海民间的各类人才并不少,如果能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何愁珠海发展不快?

  本报记者 赵庆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