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丹阳镇以“四个一”践行党员先进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0:18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 “为教育好孩子,孟母三迁;为招商引资,老刘带村干部搬了三次‘家’!”采访刘寿海前,建邺区沙洲街道领导向我们“报料”。

  刘寿海是土生土长的沙洲人,今年50出头。谈起“搬家”的事,他直言相告:“这也是逼出来的!”

  1990年,刘寿海担任了双和村支书。当时村里没一家企业,村集体年收入只有两三万元,却背负着60万元债务,除了种田、养猪,村民没其他致富门道。

  “不是说‘无工不富’吗?那时我整天都在想招商引资。”刘寿海说。经过打探,得知南京万昌香料厂有意来村建厂,他当即找上门去。在得到通路、通电、通水、通话(“四通”)的保证后,对方提出要利用村部几间砖瓦房建厂房。刘寿海马上召集党员开会,提出:“只要引来凤凰,我们宁可不要鸡窝!”村部一搬出,万昌果然来落户了。

  不出两年,宁伟装潢公司有了合作的意向。宁伟的“条件”与万昌一致:只要让出新村部,马上来建厂。新村部是双层小楼,建起来才半年。不少人舍不得,刘寿海力排众议:“只要有人来投资,还怕没钱建村部?”

  有两家企业入驻,招商的底气更足了。1992年,听说安徽雨润有意在宁办厂,刘寿海带上村干部,骑着自行车直奔位于广州路的雨润公司驻宁办事处。为“面子”,一行人悄悄把自行车停在离办事处老远的路边,才进去“谈判”。一次次奔走,终于打动了雨润老总祝义才。祝义才握住刘寿海的手说:“就凭你们的诚意,我们马上把总部从安徽搬来!”

  雨润一来,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00多万元,村里跟着沾了光:村民就业、税收返还,双和人第一次发现,脚下这片土地蕴藏着这么大的潜力和财富。

  1994年,雨润因扩建厂房需要占用新村部的地皮。这一次,村干部意见惊人一致:让!就这样,双和村村部在4年内搬了3次。

  小小的双和村,这些年引来了30余家企业,每年的税收都突破亿元,成了全市的“明星村”。

  南京日报记者 左中甫 通讯员 钱年华

  (编辑 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