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学者艺术家聚首厦门话南音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20:45 新华网 |
新华网厦门9月20日电(记者余瑛瑞)“海峡两岸南音学术座谈会”经过两天的学术交流,于20日闭幕。近50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就南音的传承、发展和两岸间的合作与交流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海峡两岸南音学术座谈会”在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举行,是17日开幕的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座谈会分“南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与“海峡两岸南 音的交流与合作”两场。参会代表有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海峡两岸南音展演参演社团负责人和艺术骨干、部分厦门大学师生及南音爱好者。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就南音如何保护、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以及两岸间如何进行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副社长郑国权在发言中提出,对南音的深厚历史积淀和丰富性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好好地盘点和清理南音的“家底”,做好收集整理的基础工作。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畅发言说,南音有世界华人“乡音”之称,是联系全世界中华儿女的一个精神纽带,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要办好起着保护和传承载体作用的社团,要多开展“拜馆”、“会弦友”、“展演”等活动,加强交流。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吕锤宽发言说,南音艺术的交流不应局限于海峡两岸,应扩大到世界范围。另一位来自台湾的李国俊教授则介绍了在金门小学推广南音的过程,并建议两岸间南音的交流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他说,每个“馆阁”(即社团)设一个网页,沟通起来既方便又快捷。“南音”亦名“南乐”、“南曲”、“南管”、“弦管”,是保存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也是世所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瑰宝。其乐律、乐器、乐谱、演唱形式均保留了古乐遗制,因而被称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它发源于中原,保留、发展、成熟于泉州,广泛流传于闽南语区域,并随着闽南人漂洋过海、远播他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