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抢得最多眼球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08:33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9月20日专电(记者白瀛)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从首届起就确定了以传统架上艺术——绘画和雕塑为展览的主要形式,然而奥地利艺术家托恩·芬克的一件更接近于行为艺术的作品却在开幕当天引来了最多的观众。 20日上午的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刚参加完开幕式的人群在展厅里或缓步或驻足,不久却突然朝一个方向聚拢了起来。只见中间一位个子不高的外国老头跪在地上敲打一个脸 盆大小的盘子,然后又让它转了起来。接着,他又将互相搭架在地上的两个直径一人来高的盘子分开,绕展厅滚起来,像中国人玩滚铁环,然后也使它在地上旋转。他还把小的圆盘顶在头上走来走去……如此这般无规律地重复表演了一番。结果人越聚越多,闪光灯也闪个不停。 地上的标识牌显示,这件作品叫“镜片转动圆盘”,最初两大两小由铁、金属丝、布、漆和纸做成的灰色圆盘或搭架或散放在地上,仿佛就是一件雕塑。 很多围观的观众表示这件作品令人费解。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生宋玉成也试着把圆盘转起来:“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转好,但我也很难说清它想表达什么。”观众刘瑛女士却有独特的感受:“这些圆盘好像年轮,有很强的动感,各种材料的运用仿佛大千世界都凝聚在这里。” 据芬克自己介绍,因为他父亲是做马车车轮的,他就想借助轮子的形象表达生命的循环、爱的循环和思想的循环。此外,轮子里面的根根“车条”就像人的血管,而表面显现的各种材质就像人的皮肤。 “生命在于运动。我喜欢表现运动,也喜欢和别人有所关联的表达。”这位艺术家说。 对展览中出现的“另类作品”,双年展主办方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认为,现代的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很难界定某件作品只属于雕塑或者行为艺术。 然而来自挪威的艺术家经纪人比约勒·李却认为,这种形式只有通过行为加上解释才能使观众明白,因而不如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具有永恒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