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02:00 人民网-华南新闻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和谐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横贯东西的发展理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

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发展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

  孔子还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始终对抗。因此,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达到“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比“小康社会”更高级的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如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尼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既然作为个人本性的灵魂包括理性、意志、欲望三个部分,那么,国家也就有三个等级的人,即管理国家的哲学家、卫国的战士和民间艺工。在理想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部分的器官,各个阶层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大家傅立叶曾天才般地预言道,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的现存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就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这一思想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并在一定意义上给马克思以启发,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可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史根源,也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旨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协调,而非静态的完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相连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和逐步形成的。“和谐”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吸取古今和谐思想的有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认同。

  在学习和研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时,有些同志有一些担心和疑问,主要是:

  第一,担心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会不会导致取消矛盾和斗争,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以矛盾对立统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中庸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矛盾和斗争,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又是两者结合的互补点。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以前一些较强的话语,如“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现在要弱化;一些以前较弱的话语,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现在要强化。思维方式和理念也会发生变化,由你死我活到和而不同,由阶级分析到利益整合,由阶级斗争为纲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并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也不是排斥矛盾和斗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是不一样的,讲“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以“和”是包含差异,承认差异、差别,乃至矛盾和斗争的。

  第二,担心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会不会导致有些干部在工作中抹不开面子,迈不开步子,该决断的不决断,该负责的不敢负责。对此,应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多的地方,我们的干部越是要深入下去,这才是真正对人民负责,才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所以,当“和事佬”与构建和谐社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第三,担心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会不会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反对政治单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其实,这种疑虑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讲的全球化,是多元文化互动的全球化,而不是什么世界整齐划一,强令他人接受唯一的价值观的全球化,对任何民族来说,全球化是不应回避的,也是不能回避的。而文化的自主权则是不能忘记的,也是不应忘记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文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但总的趋向,还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即取长补短,共存共荣,圆融通达,和而不同。当然,“和”不是没有条件,而实力就是至关重要的条件,没有实力,“和”就可能是一厢情愿。

  其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不否认、回避任何矛盾,而是坦诚地承认社会矛盾,并且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

  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以什么为统领?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应在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研究“五个统筹”的内在机理上下功夫,并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相应提高人自身的各种素质,同时在体制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这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动力。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方面诸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体制性原因,有相当多的社会矛盾与体制不完善有关,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一个深刻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克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长治久安为着力点。当前,总的来说,我国社会是稳定的,但社会的公正程度与和谐程度还不够理想,有些方面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社会关系本身来说,必须注重社会水平,搞好社会管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尽量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初始状态,以免酿成大的事端。同时,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华南新闻》 (2005年09月22日 第二版)

  作者:杨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