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450亿的课本费与教科书“私有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20:46 人民网

  新学期开学一段时间了。有人算过一笔账,我国目前在校生约为2.2亿,按每人每学年15本教科书计,课本总需求量达30亿册。30亿册书需55万吨纸,而造55万吨纸又要砍1100万棵大树。据《成都晚报》报道,假设每本书15元钱,一年就是450亿。然而,以惊人代价印出来的教科书却是十足的“短命鬼”。一学期四五个月后,仍旧很新的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尚有许多空白页的作业本,对学生和家长便成了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鸡肋”。归宿要么是塞满家里的书柜,要么就是干脆当作废品卖掉。如此年复一年,造成巨大的浪费,至于森林

木材的巨量消耗以及造纸对环境、水源的破坏更是难以估计。一般书籍的“寿命”本应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所含知识的有效性和内容的吸引力,二是物理磨损程度。教科书内容相对固定,那就看磨损程度了。据了解,在不少发达国家,教材一般是由政府提供,并循环使用。一本教材平均使用5年,经手至少8个学生才“寿终正寝”。一些中国小留学生很感触,上了几年学愣是没“轮”上一回新课本。老外这么做显然不是因为“财迷”,而是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节约、环保思维使每本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而我国尽管自1986年以来一直在稳步推进“普九”,但义务教育的书本、杂费实际仍需个人掏腰包。教科书“私有化”不但给共享循环设置了机制障碍,更人为缩短了教材寿命。并且,一面是城里家庭发愁旧课本没出路,另一面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又因交不起书费而无法上学,2004年国家对贫困地区免费教材的专项资金支持就达到了17.4亿。中国人多,即便全国每个在校生一年只省10元书费,那也将是22亿元的惊人数字!

  应当说,教材浪费并不是今天才被意识到的,有关循环使用的问题也早就有过呼吁,但有关部门却一直不太热心,这又是何故?虽说在操作上可能有一定难度,但深层次原因显然不在于此。有道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很多家庭即使节衣缩食也不会在孩子的学习上吝惜投入,加上“课本私有化”这一因素,如今的教科书、相关辅导材料实际已经成为一项巨大的赚钱产业,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每年靠着课本这最大“畅销书”来发财的人绝不在少数,花样繁多的辅导材料更是铺天盖地。这一“大户”如真搞起节约循环,牵扯的则是十分微妙又相当现实的行业利益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在教育上投入,“拉动内需”不说,还培养人才呢!这样的“高论”正是造成今天巨大浪费的土壤。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勿庸置疑,但观念的转变、客观矛盾的解决则难言轻松。站在不同角度,以长远或短浅眼光来看,问题的利与弊也会完全不同。教科书一例实际已能看出很多端倪,而成年人各种矛盾利益牵扯、行业垄断、迁就溺爱、摆谱浪费……也对勤俭“从娃娃抓起”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私有化”的教科书,浪费了多少亿,不止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而且还带有强迫性,难道还不可怕吗?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