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旦,当诗歌响起诗人归来(朝花夕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2:01 人民网-华东新闻
复旦,当诗歌响起诗人归来(朝花夕拾)(图)
复旦学生为庆祝百年校庆搭出的巨型多米诺骨牌。

  金立旺摄

  一次诗歌朗诵会,一天诗歌日,相比于持续一年的复旦大学百年庆典的众多盛大活动而言,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它也是一份真诚而独特的礼物,带给诗人们的母校,也感动着我们早已习惯了无诗年代的枯涩心灵

  如果你想重新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整个国家经历长期创痛之后骤然解放的青春勃发、理想飞扬的时代,感受20年前弥漫着浓烈人文气息的大学校园文化,展现一代人或一批人的精神面貌乃至时代状况,诗歌,无疑是一条捷径。

  今年的9月17日晚,在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演讲厅内,当20余首诗歌被一一高声吟诵起来的时候,坐在台下的诗人和听众无疑都有了这样一些激动和恍惚:一刹那间,精神仿佛飞升回到20多年前,那个诗情洋溢的年代,那个培育了一代人灵魂的校园……

  当百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归来

  ———张浩·《百年归来》

  这一天,被命名为“复旦诗歌日”,也是历届复旦诗社的校友集中返校日。当年的诗人们今天已散布于世界各地,为了迎接这个日子,他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奔走。

  当天上午,一座由历届复旦诗社校友捐赠的大型铜雕《复旦诗魂》,被安放到了复旦北校区逸夫楼前的草坪上。那是两本叠起的书,长宽两米多,高70厘米,形象出自于当年复旦诗社诗刊《诗耕地》的封面,简单、雄浑而凝重,在阳光与绿地的衬托下,又散发着安详宁静的诗意。雕塑的百字铭文,这样概括着复旦诗社的历史:成立于1981年5月27日,有诗刊《诗耕地》、《语声》,诗集《海星星》、《太阳河》,源接上世纪40年代《诗垦地》,形成复旦诗派……

  一套16卷的《复旦诗派丛书》也在这一天里出版,其中收录了复旦诗社成立25年间155位会员的诗歌作品1500首,不啻一次复旦诗人们的纸上聚会和集体亮相。在诗歌日益边缘化的时代里,不为功利,自掏腰包,仅仅是这样大规模的系列诗集的编辑出版,已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事。

  何况当晚,还有让人蓦然间回到当年的诗歌朗诵会。

  既然我们有自己的眼睛和歌喉我们就要注视并且歌唱

  ———傅亮·《每个人的历程》

  复旦历史上曾走出过著名诗人邹荻帆、绿原等,他们是复旦大学最早的校园诗刊《诗垦地》的发起人和主要作者。1981年,复旦诗社成立,是中国新时期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大学生诗社,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学院派诗人。母校百年之际,这些或相识或者只闻其名的诗友,在诗歌的旗帜下重聚。多数人如今从事的职业与诗歌浑不相干,但你又分明感受到诗歌以及诗情溢洋的年代留下的深深烙印。

  复旦诗社创始人、第一任社长许德民是79级经济系学生,毕业后曾留校任教,以后做过官员、开过公司。现在,他主持着一间抽象画廊,是职业艺术家、评论家。当年和他一样就读于经济系、却爱上了诗歌的,还有韩云、周伟林、周正宽等一大批人,他们中不少人的发展轨迹都因诗歌与写作的影响而偏离了惯常的轨道。而那些人文类学科毕业的诗人们,人生似乎也充满着众多变数,比如当年以“城市诗”闻名的傅亮和孙晓刚,现在都从事着与文化活动策划和广告相关的商业活动。第四任社长杜立德,现在已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板。

  不论今天身在何方,做何职业,对于他们,永远难忘的,便是诗歌昌盛、诗社辉煌的上世纪80年代。那时,是所有诗人梦想中的年代;那里,留着他们生机勃勃的青春岁月。

  “不论怎么形容当时校园诗歌的盛况都不过分。”许德民这样回忆起当年自己的经历,“1980年底,我的朗诵诗《心灵的自白》在全校赛诗会上获得创作奖第一名,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首诗在台上朗诵了7分钟,响雷般的掌声就有28次,我坐在第三排的椅子上,全身激动得发抖,我被诗歌的力量所震撼。20多年了,每当回想起这一段生命中的华彩,我都会深深地悸动。”

  许德民和妻子郑洁的相识,也是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1986年,两人的“诗会婚礼”曾轰动一时。3个多小时的婚礼上,到处是诗———墙上挂着诗的喜联,桌上摊着诗的电报,来的客人都必须朗诵一首诗作为贺礼……

  一位当年的复旦诗社成员这样回忆:当时的诗社经常组织诗歌朗诵会,只要在中央食堂一贴出海报,当天下午三四点钟,同学就开始抢占座位,能容纳上千人的相辉堂座无虚席,连门窗边、走廊里全站满了人,没有哪个著名诗人我们不知道,没有哪个同学的床头不放一本或几本诗集。复旦诗社1983年编辑的我国第一本大学生诗集《海星星》出版后,在各地大学中传阅一时,发行了近8万册。

  心中有个信念总是看着前面

  ———卓松盛·《方向》

  盛况难再。9月17日的晚上,在设施先进、环境舒适的谢希德演讲厅内,经过精心筹备的诗歌朗诵会,只吸引了寥寥百余位观众———在这个商业时代,诗歌的没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诗歌正逐渐变成少数诗人自己写、自己看、自己评的“奢侈品”,诗人们也渐渐沦落到被遗忘的边缘。

  百年复旦诗歌朗诵会上,一首首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诗歌,以大气磅礴的气势和宽广的胸襟与视野,以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扬的理想主义情怀而打动着人们,让一些偶然经过因好奇而坐下来的年轻学子们惊讶。坐在记者身边的一位研究生,初入座时脸上是随时预备着冷嘲热讽的神色,一首首听去时,却渐渐感动投入,对着同伴感慨:那时的诗确实不同啊,这样的气度!原来,诗也可以是这样美妙好听的。

  这样的昂扬感动,行至上世纪90年代以降,却渐次退步。许多诗歌已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中朗诵,缺少了凝练的诗意与普遍的感动。有些诗被年轻的复旦剧社成员加入了表演,却徒然反衬出诗歌本身的苍白无力,似乎仅凭语言的力量,再也无法“说”出真相,无法通达心灵,虽然,这些诗歌并不缺少华丽铺陈的语言技巧。“缺少的,其实是诗歌背后的理想主义激情、单纯的情感与思想的力量。离开了这些,诗才变得要么直白平淡缺乏想像力,要么繁复琐碎,一味炫弄技巧而惹人生厌。”一位当年的诗社成员这样评价。另一位诗人则说,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和网络语言泛滥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已因外部世界的丰富变化而变得感觉钝化。

  所有爱诗者都对诗歌的复兴满怀期待。随着网络、博客等写作和发表形式的日渐繁荣,有人认为,诗歌回归的时代即将到来。一次诗歌朗诵会,一天诗歌日,相比于持续一年的复旦大学百年庆典的众多隆重盛大的活动而言,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它也是一份真诚而独特的礼物,带给诗人们的母校,也感动着我们早已习惯了无诗年代的枯涩心灵。

  《华东新闻》 (2005年09月23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姜泓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