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敬祭始祖应炎黄并重(望海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6: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炎帝、黄帝同为我们中华民族最著名的始祖,为中华文明的开启立下了旷世奇功。炎帝、黄帝应同样受到炎黄子孙的尊敬。

  不过,多年来炎帝与黄帝所受到的敬重与祭奠的程度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拿位于陕西的黄帝陵和位于湖南的炎帝陵来说,每年清明时节,前往祭奠的规模,前者比后者大;前往祭奠的人群,前者比后者多;前往祭奠官员的级别,前者也常常比后者高。至于传媒有关

祭奠活动的报道,“祭炎”也不如“祭黄”的声势大。客观上形成“重黄轻炎”之势。

  形成这种偏向,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记叙的第一位是黄帝轩辕氏,而非炎帝神农氏。文中对黄帝的事迹记叙详,而对炎帝的记叙略,客观上把黄帝放到了中华文明发祥史“第一”的位置上。

  但是,在先秦及汉代的其他典籍中,不乏关于炎帝的记载,说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耕而作陶,冶陶为器;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等等。这些记叙肯定有传说的成分,把许多先民的创造集中于一人,不过,也确可以看出,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从渔猎时代走向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

  从这些记叙看,对我国远古时期的农业、医药业、纺织业、制陶业以至乐器业、兵器业等等,炎帝都与有力焉,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轫功不可没。而史书上有关黄帝这些方面贡献的记叙则不够多,主要记载的是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以武力统一“天下”,保持了诸侯间相对和平的局面,使经济得以发展,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似乎可以认为,黄帝是秦始皇之前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炎帝值得敬重的,除了他对中华远古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还有他作为一个部族首领所展示的雄才大略和高风亮节。为了部族的繁荣兴盛和属民的饱暖安康,他不辞辛苦,不断开拓,艰苦奋斗。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找到为民治病的良药,遍尝百草,最后不幸误食“断肠草”,“崩葬”于茶乡之尾,即今天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圹田乡鹿原坡。在我看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为民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上的“炎帝基因”,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对于炎帝神农氏,历代的明君贤相都极为推崇。宋太祖赵匡胤遍寻古代帝陵,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鹿原坡觅得炎帝陵,便下令在此建庙以祭祀炎帝。陈云为炎帝陵题辞:“炎黄子孙,不忘始祖”。我想,这“不忘”当不仅仅是“不忘”炎帝黄帝的英名,“不忘”炎帝黄帝的丰功伟绩,也包含“不忘”炎帝黄帝的伟大精神吧!

  (作者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3日 第一版)

  作者:于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