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9:16 南方日报 |
教育部昨与广东签约合作,北大清华等8所名牌高校各显神通,力推创新型广东的建设 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 昨日,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协议刚签完,广州市政府就“迫不及待”地把8所首批涉及高校的负责人邀去密商。今天,深圳 市政府也赶紧把这些平时难得一聚的“金脑袋”请到鹏城,求教自主创新大计。高校从来就是一个地方自主创新的发生器和动力源,此次部省合作对高校来说,也是寻求基础性研究“落地”,寻求知识突破创新的机遇。于是,短短两天,广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来了个“亲密约定”,希望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下月派两副校长常驻广东 广东有很多项目令人期待,比如正在筹建的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尽管是与中科院合建的,但我们也有如纳米科技等理科基础背景比较强的专业、研究领域可以加入其中。此外,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当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人研究,有人思考。我们很乐意为广东输送哲学社科类人才。 为此,我们特别在组织形式上作出调整,并决定从下个月开始,派两名副校长到北大深圳研究院,常驻广东,抓项目落实,为广东,为华南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乐为广东培养创新型人才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在这样一个企业经济生态良好的环境中,我们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真正把技术创新搞好,把校地、校企合作搞好。因此,清华也希望把学校的组织结构调整好,在深圳研究院的基础上,辐射到广东其他地区,为区域培养创新型人才义不容辞。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即派专家组评估合作前景 今后,武汉大学将花更多力量,更关注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加大在广东,特别是在广州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人才培养力度,配备专门人员协助武大与广东的合作发展;二是尽快组织一个专家调查组,来广东实地考察,评估出我们能在哪些项目或领域上更起作用;三是在相关院系建立培训机构,在法学、新闻、金融等三方面,为广东提供在岗、在职培训;四是希望能与广东确定专门办事机构,常年对口联系、洽谈。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在广东建数控实训基地 我们对广东“情有独钟”。目前已在广东的深圳、佛山、东莞成立了三个研究院,今后我们将加大对广东各层次企业的关注,因为大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旺盛,同时,地区经济生态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将鼓励学校的科研成果在广东落地、转化,并形成产业化。其次,我们将更加关注广东的人才培养,比如我们有计划在广东建较大型的数控实训基地,利用我们的优势为广东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 在新材料研发上大有作为 湖南毗邻广东,中南大学与广东合作的关键思路就是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把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这次来,我们就不是一个两个项目的“小打小闹”,而是希望能从过去“自发”的,到现在签约后“有组织”地在新材料这个领域的研发上,如能源材料、电池材料等大有作为。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 瞄准“生物岛”大展拳脚 中大的发展要纳入到地方区域创新体制中才有真发展,这是一个国际高水平大学的标志,也是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我们将按照国家的需求,根据广东的产业布局,调整学科研究方向,为地方服务更多。 中大将运用生物医药、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优势,争取在春节前把学校生命科学及相关院系的先进研究项目全部搬进“生物岛”,为“生物岛”形成具有高度技术开发能力的研究产业群作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胡树祥: 与广东有明确“共振点”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提出要从军用电子转向民用电子的发展战略方针,正好与广东蓬勃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了新的结合点,使我们的合作更为紧密。我们在中山市建起了中山学院,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学研及人才培养上找到了双方的“共振点”。今后,要使“共振点”可持续发展,一是校地合作的机制要畅顺;二是合作的形式要多样化;三是落实产学研结合的载体。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在粤建20个实体研究院 我们既是部属高校,也是部省共建的广东高校,再次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对我们来说意义深远。今后要在区域自主创新中贡献力量,我想关键是加快观念转变,首先要建立一所创新型的大学。它包括有创新的思维,教学内容、培养人才形式等都要重新审视;还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懂得“落地”,加大对地方服务的力度。比如,我们在广东已经建立了7个实体研究院,今后我们计划要建15至20个这样的实体研究院,不仅为广东服务,还要为全国各高校来广东转化科研成果提供平台。 本报记者 谢苗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