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昨录制《鲁豫有约》节目 李敖满口京腔盘点一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9:25 南方日报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本报北京电 昨天,北京八大处,在录制《鲁豫有约》节目过程中,李敖满口京腔谈笑风生,现场观众掌声笑声不断。

  李敖花了两个小时盘点他的一辈子。虽然对于三千万言著作等身的李敖来说,这样的

盘点未免草率,但其中的真情、幽默与智慧锋芒,让在场众人倾倒不已。

  谈曲折人生——

  4岁时就开始愤世嫉俗

  昨天,李敖重忆了从4岁到70岁的曲折人生,言谈间乡情故谊自然流露。他说自己4岁时就开始愤世嫉俗——愤4岁的世,嫉4岁的俗。他说他的口才一方面是遗传自父亲,一方面是从小和4个姐姐两个妹妹互相告状吵架练出来的。他说自己外号“老太婆”,7岁就真人不露相,看上去很“慈祥”。他说“你们甭考我北京话,我的话是贵族北京话,你们是平民北京话。”

  李敖说,他小时候在北京看到有农民挑着扁担进城来,扁担一头放着菜,另一头放着自己的儿子;晚上回去的时候,菜和儿子都卖掉了,农民眼里含着眼泪。

  他说,那时候中国人饭都吃不饱,为了不让孩子饿死,农民只能选择把孩子卖到城里来。“中国曾经有过那么穷苦的日子,现在虽然还是会穷苦,但比起以前真是程度不同了,感谢中国共产党!”

  可是对于是否叶落归根,李敖又非常决绝,“等我老得动不得,我要在大陆的最南端海南岛一个人呆着。我现在为凤凰(卫视)拼命打工,一部分钱给我太太,一部分留着给我在海南岛自己花。”对于为什么不选择在故地老去,李敖保持神秘。

  谈女人和家庭——

  在蔫坏和温柔之间游走

  对于女人,李敖言谈中表示出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的蔫坏,一个是极端的敦厚。前妻胡茵梦50岁生日,他送去50支玫瑰,恭喜美人也难免迟暮,未免刻薄了;但谈到“初恋情人”张敏英时,他却表情严肃,措辞谨慎:“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暗恋对象,人家根本就不知道。媒体小朋友们,不要去打扰她的生活。”妻子王小屯则是处于两极之间,他说:“我老婆特高贵,一般都只躲在群众中,不像胡茵梦,老和我抢镜头。”

  李敖在谈到女人时驾轻就熟,他透露自己最后一个女朋友1984年生,和他“好上”时不过17岁。他说自己50岁前看见美女就立刻下手,现在是70岁了,干脆掉头急走。李敖自夸追女人花样百出,但从来不以“痛说革命家史”为诱饵。他说一个女友18岁生日,自己只送17朵玫瑰,然后找一个小卡片,卡片上写:“另外一朵就是你。”说到这里,李敖得意地大哼一声:“我们就是这么玩的啊!”

  李敖家现有4口人,李敖、老婆、儿子、女儿,李敖对大家控诉说,自己在家里地位排第四,其余人的排名则看斗法的结果而定。李敖笑说这次出行,很大理由也是要在儿子和女儿面前显摆一下,“老爸在家不怎么样,在外面还是吃得开的。”

  谈节目和演讲——

  很意外获掌声比连战少

  李敖得知自己在北大演讲获掌声比连战少了9次的时候,多少有点意外,愣了一下,随即笑说:“我讲得太快太精彩了,大家听到一个还反应不过来,下一个精彩的就来了,都来不及鼓掌。我在清华会讲慢些。会讲得更好。”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无所顾忌的李敖还拿凤凰台做靶子:“我和凤凰情缘已尽。”为了显示自己“什么都敢骂”的本色,他继续戏言——“我们的节目是阳痿、早泄的节目,时间太短,还来不及兴奋就已经没了。时段也不够好。”“我玩电视10年了,游走在各电视台之间,每次都不欢而散。很多人都是先捧着我,后来就不理我,见得多了。”

  谈台海关系——

  反分裂法对台湾是善意

  李敖这次北京之行,特意参观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在走到会议厅时,李敖特意问周围的人:“《反分裂法》是在这里通过的么?”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敖要求在这个会堂留影,他后来解释说:“《反分裂法》是对台湾的极大善意,在这部法中,提出只要不台独就不动武,对台湾是个福音。”

  拥抱“潘金莲” 戏言“窝边草”

  小学同窗情让李敖变谦虚

  本报北京电 昨天中午,钓鱼台国宾馆俱乐部,李敖与自己的小学老师以及16位同窗好友,在北京初秋的阳光下绽放着重逢的笑容。

  “潘金莲!”李敖一进门,看到老同学潘燕生,就把自己当年为老同学起的绰号再次“奉送”。两个老人紧紧相抱,用力地拍打着对方的肩膀。

  对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女同学,李敖尴尬了好一会儿都叫不出人家的芳名,只好呵呵大笑。但这位女同学却清晰地记得李敖当年和同学闹矛盾的事儿。有人从旁戏说李敖,3岁看老,小时候闹别扭,长大了打“口战”,看来从小就是“跟人斗,其乐无穷”了。

  前天李敖看望了身患重病的鲁老师,昨天他又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当年的体育老师黄维汉。黄老师已经81岁高龄,但身体十分硬朗,神采奕奕,让李敖十分开心。“黄老师,你是兔子吃了窝边草啊。”原来,黄老师的夫人正是李敖的同班女同学。

  60多年的同学情谊,跨越两岸的真情相聚,李敖不禁百感交集,甚至还一改狂放不羁的个性,变得十分谦虚。

  “我的两位拜把子兄弟今天都到齐了!一位是小弟郭金星,一位是老大哥詹永杰。”李敖说,“老大哥”当年是他的班长和偶像,“是我一直崇拜的人。”

  为了方便记者采访,工作人员一直邀请李敖站到同学们中间。李敖连说,“不可以,不可以。那样很不礼貌!这样站旁边就好了。”李敖坚持和自己的两个拜把子兄弟一起站在最边上。

  同学中年纪稍小的北航教授周盛,代表大家为同学会献诗一首:“一别六十载,再聚兰麝堂;相逢素心对,恭忆旧师长;同饮‘新鲜’水,黄口情意长;今夕复何夕,快哉此时光。”

  老同学们还一起高唱起了当年的《童子军》歌谣:“你我同在一群中,感情一直都相通。你有快乐,我分享;我有忧愁,你与共。彼此砌金石,日月明照此寸中。”唱罢,李敖再次谦逊:“我本来说话很厉害,但是今天在这里讲话就为之失色了。”

  记者手记

  以情为据

  一向以倨傲不逊、豪放不羁、勇者不惧,玩世不恭、无人不骂自居的李敖,昨日却突然流露出极其温情的一面。

  同学会上,他送上从台北千里携来的名牌原子笔,虽每人皆有,但“别有用心”:男同学笔上镶着蓝宝石,女同学笔上嵌着红宝石。

  笔虽小,心可鉴。尽管在战火中离开,但56年的隔绝并没有割断李敖与往日同窗的情感连接。

  虽然李敖说,这次回来,不是回乡,没有乡愁,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但在许多场合,哪怕是在众多闪光灯和记者的包围之下,他的情绪起伏依然清晰可见。

  虽然李敖说,伤感与乡情已经浪费了中国人太多的感情,但他谈到自己和新鲜胡同的小学生们说话如同对话昨日自己的时候,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不感情用事,但有些东西,涌上来了,我就压,压不住有墨镜。”

  虽然当“神州文化之旅”还没过半之时,李敖有些苍凉地一再引用王安石的诗句:“今夜扁舟来诀汝,此生从此各西东”,让人忍不住揣测他是在与什么东西告别,但在和17位老师与同学共同高歌《我们都在一群中》——许多年没有唱,难免忘词了,李敖还是唱得很卖力,表情复杂难以描述。

  有了感情为据,这次神州之旅才不是李敖的单口相声巡演。

  在台湾出发前夕,李敖放言:“台湾需要高人到内地去,解开双方因为误解而造成的误会,我认为我是最合适的人。”一言道出了以情感、文化联结两岸、增进相互理解的现实主题。

  半个多世纪来,在两岸对峙岁月中,爱恨情仇宣泄满了浅浅的海湾。林语堂、张大千、胡适,这些一代文学和文化大师,都无法在有生之年回到祖国大陆。但愿李敖此行,真能如他所说:“春秋笔法、以身试法、现身说法、登坛作法”,关键还要“拿出办法”。

  撰文:特派记者 胡键 王雨吟

  摄影:特派记者 苏仕日

  图:

  昨日中午,李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小学同学见面聊天。

  4岁与70岁的对视。这是李敖昨日在《鲁豫有约》录制现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