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洋经济遭遇政策浅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9:40 南方都市报

  海洋经济遭遇政策浅滩

  买岛、海钓、港澳游艇服务等极具潜力产业均遭掣肘

  如能增强政策创新寻找平衡点经济发展壁垒不难破除

  反思珠海之海洋经济

  核心提示

  当浙江舟山雄心勃勃地预计今年的海钓收入能达到6000万元时,珠海的海钓发烧友们却在为如何出海而发愁。当茂名放鸡岛成为广东第一个无居民海岛开发项目时,曾言之凿凿要率先选择四五个海岛进行“买岛”试点的珠海,却因种种掣肘导致何时“买岛”遥遥无期。当800平方公里海域的国际游艇垂钓区摆在面前,珠海却因为遭遇“政策壁垒”,连给这些游艇加水、加冰的钱都赚不到……

  1992年9月10日,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在全球性的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的背景下,珠海怎样将这个区建设成当初设想的“富饶的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区和先进的港口经济区”?

  万山渔场风光不再

  “农业学大寨,渔业学万山”,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万山渔场闻名全国。渔场中有捕捞价值的鱼类200多种,贝类68种,虾、蟹等甲壳类61种,藻类18种,近海及邻海水产资源量多达6.8万到8万吨。然而,“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万山鱼汛就杳不可寻,至今尚无恢复迹象。”珠海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梁国平如是说。渔业的减产使得渔民的出路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梁国平介绍说,对此,政府一是实施“减船”,将渔船提前报废,政府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据称珠海由2003年实施“减船”以来,有20多艘渔船提前报废。

  而第二条出路,则是鼓励渔民转产转业,转向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海上运输、休闲渔业等其他一些产业。但在珠海三千多户渔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渔民占了近90%,而其子女受父母影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了80%以上,渔民的转产转业因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受到了很大阻碍。

  百岛之市无一海钓艇

  珠海这个拥有“百岛之市”美誉的滨海大市,居然没有一艘正规的海钓艇。珠海数千名海钓爱好者一向依靠搭客摩托艇出海,但这些摩托艇驾驶员未经过严格的客运航行培训,摩托艇上亦未配备齐全的消防、安全设备,极易引发海上恶性事故,受到珠海海事部门和渔政部门的大力打击,使海钓爱好者十分无奈。

  海钓是门大生意。资料显示,美国的海洋游钓爱好者从1982年的2000万人增加到目前的8000万人左右,全国已有游钓渔船1500万艘,年收入达380多亿美元。

  而这么让人心跳的“现钱”,在珠海却处于“不能赚”的境地。珠海海事局通航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珠海有关海钓船的船员培训、发证、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仍属空白,“人都出不去,发展海钓产业根本无从谈起”。

  海岛买卖梦由热变冷

  2003年7月1日,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个《规定》被民间和媒体共同解读为“买岛”成为可能。

  消息传出,珠海怎能不激动?珠海市海洋渔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珠海的海岛总数为147个,其中无人居住海岛为135个,面积达261.7平方公里。

  当年10月,从广东省海洋渔业局传来消息,称将于2004年就无人荒岛的使用权进行公开拍卖。而作为广东省无居民海岛最多的城市,珠海将在此方面选出4至5个海岛先行试点,在学习“马尔代夫模式”的过程中探索出“广东珠海模式”,然后逐步在全省推广。这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更加激发了珠海人的“买岛”梦!

  然而,就在2004年4月,一境外媒体报道珠海将由当年开始试点、推出四五个无人岛使用权公开拍卖后,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仲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却驳斥道,这些报道纯粹是作者的“丰富想象”。他说,《规定》颁布后,有关《实施细则》及广东省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珠海要推出海岛拍卖之事还“言之过早”。

  呼吁对港澳游艇特事特办

  在浩淼的万山洋面上,有一块令珠海津津乐道的资源,那就是800平方公里海域的国际游艇垂钓区。据了解,远在上世纪80年代末,港澳有关人士就提出能否到附近珠江口海域垂钓。经由广东省政府会同广州军区以及边防、海关等部门研究后,决定同意试行。由于当时港澳尚未回归,高层决策者对这片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的国际游艇垂钓区制定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人不上岛、船不靠岸”。

  “时间一久,大家就不干了。你们游艇来这里不吃不喝不消费,还把我们的鱼钓跑了,我们得不到任何益处啊!”1996年至1998年担任担杆镇镇委书记、镇长的莫尖锐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为了发展镇辖下的外伶仃岛,自己曾做过一件“可以说创新,也可以说灰色”的事——与当地的边检、边防、公安等部门合作,适度允许港澳游客上岛。

  “1996年到1998年,那真是外伶仃旅游的鼎盛时期!”莫尖锐无限神往地回忆道。就在岛上码头不远处的大排档,“从早上开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人满为患,一入夜就找不到位!全是香港、澳门的游客。”而蜂拥的人气直接带动了岛上房地产的发展,“当时岛上一套三室一厅,一个月租金是多少?3000多元!港澳人看到这里旺,纷纷在这里置业啊!”

  而如今,随着“灰色创新”年代的过去,海岛的边境管理力度加强,对于港澳游艇“人不登岛、船不靠岸”的政策再次实行。据称,2004年,珠海市口岸局相关工作人员调查发现,目前的壁垒主要在于港澳游艇进入口岸后,被查验单位当作客船进行管理。“也就是游艇必须停在口岸内,不能到处乱跑,人可以上岛。这就没有意义了。”这位负责人坦言,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国内游艇属于新兴事物、国家目前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规定的原因造成。他认为,珠海应对港澳游艇试行“特事特办”,在广东省规定的“人不上岛、船不靠岸”和国务院批复的国家一类口岸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本报记者 过国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