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 (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10:09 人民网

  2.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具有道德能力的学生应兼具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习惯,这三方面是品德知、情、行三方面的结合。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在交往领域日趋丰富、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利益分配时常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必然会频繁地重新组合,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日趋细化的社会群体。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因而会产生范围渐广、

层次渐多、频度渐强的价值差异乃至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差异和冲突也愈来愈不可能由某一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加以简单地裁决便可决定取舍达成共识,人们不得不经常考虑外部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特点,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选择。其次是伴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日趋信息化。在信息化社会里,任何一种信息都不可能长时间占据社会信息空间,并且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信息的主体必然会愈来愈“大众化”和“个人化”,这就意味着社会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源”和“多岐”,这些都要求社会控制方式日趋开放和宽容,要求真正赋予个人自由选择价值取向的权利,也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学校德育要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指在头脑中形成并不断得到加工的道德原型[或心像、脚本等]。有的学者则从心智哲学的角度,将之定义为“发源于道德实践活动,而又作为先存的心理状态来制约主体活动的若干具有价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有机整体”。曾刊新、李建华等:《道德心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而不是把学生变成“道德的容器”。与人友好相处,爱和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乃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麦克费尔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道:人与人之间,差异是表面的,相似性是深层的。这种相似性或共性,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关心。他坚信,行为和态度是富有感染力的,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的(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39页)。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道德敏感性中要注意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还要注意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的道德表率作用。学生通过接近体谅人的人,习得体谅人的品德。学生从老师所作为中学到的东西,多于从老师从所说中学到的东西。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学校德育还要注意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无所谓言行一致,也就无所谓道德。所以,学校的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道德需要人道关怀、客观思维、决断的行动三者交融才行。”(RichardH.Hersh等著,刘秋木等译:《德育模式》[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年4月版,第2页)“一个完整的道德的人是由道德行为、道德价值、道德品格、道德理性、道德情感、道德同一性、准道德特性等多种成分构成的。”(MarvinW.Berkowitz,[1998].Theeducation of the completemoralperson,http://www.uic.edu./Inucci/moralED)斯洛汀的故事就是一个完整的道德的人的明证(路易斯·斯洛汀是一名原子物理学家,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工作,帮助研制原子弹。1946年,他在实验室做一项核试验。他像专家常做的那样,用螺丝刀轻轻地把一块块钚片聚集成一团,使它大到足以产生链式反应。不幸的是,螺丝刀突然滑落,钚片一下子靠得太紧。瞬间,每个人观察的仪器都显示出中子长在剧增,表面链式反应已经开始。整个房间充满着放射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洛汀斯立即用自己赤裸的双手把钚分开。这实在是一种自杀行动,因为如此他感染了最大量的放射物质。接着,他冷静地要求七个合作者,标明意外发生时每一个人的正确位置,以便确定每一个人感染的放射物的量。之后他叫来医务人员,向他的伙伴致歉,并且说,他会死但其他人可以康复;后来的结果正如所料。故事源自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07页),斯洛汀不仅有同情心和有效的思考,还有道德行动的勇气,此三者缺一都会造成一场灾难性的悲剧。

  3.发掘“恶”的德育价值

  应该说,关于“恶”的教育与关于“善”的教育是一个完整德育生活的有机构成,二者的统一才是对生活世界的真实反映。道德教育要承认生活中“恶”存在的客观性,但这并不是向生活中的恶妥协,而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恶。我们自己不可能完全不干亏心事,我们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丑恶的事情。前者可以促进对自己的反省,而后者则可以激发我们的道德敏感性。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恶或不道德的事情,这些事情能够激发我们的道德良知,对我们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见到丑恶的事情,我们内心自然涌起厌恶、反感之情,有时甚至会义愤填膺,这种体验对我们的道德成长大有益处,我们的德性发展离不开这样的体验。“生活本身是复杂和多样的,善与恶相混杂的,恶的存在一方面意味着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恶本身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化力量,这并不是为恶的存在作辩护,而是在恶难以消除的条件下,人们怎样面对恶,是人们怎样追求善的必要条件。恶的存在意味着人的道德自我和德性品质永远面临着挑战,我们可能顺应恶,也可能与恶进行明智的抗争,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自我的成长过程。”(金升鈜:《规训与教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8页)当然,对“恶”的德育价值的挖掘是需要条件的。首先,得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生活中到处都是丑恶的事情,这就会给生活者以强烈的暗示――这样做是正常的。如果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在充满不道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慢慢认同这些不道德现象,就会不自觉地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因为在这种强烈的暗示之下,生活者的自主选择能力就会下降,也很难做出其他的选择。其次,还应把握度。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种社会上“恶”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都不成熟。因此,在呈现各种具体的“恶”的问题时,如何把握其中的度,这是道德教育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外,学校德育的改革总要归到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学校德育改革中,要教育学生清楚地认识我国的现实国情,学校德育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建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由此,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学校德育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在目标要求上分不同层次,把对全体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区分开来,把广泛性与个别性区别开来,使学校德育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从低级向高级,脚踏实地地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在德育内容上要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和更新教育内容,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还要吸取融合古今中外的优良德育内容,特别要注意吸收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赋以时代的意义,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德育方法上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特点,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 【2】

  作者:徐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